治癫痫长期服药是关键
癫痫发作多种多样
癫痫作为一种发作性疾病,是由脑内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阵发
性脑功能障碍所致。癫痫的表现各种各样,除了口吐白沫,四肢抽动,
即俗称的抽风外,还可以表现为愣神、眨眼、幻觉、咂嘴、吞咽、感
觉异常等。癫痫有时与一些非癫痫性的发作不易区别,如睡眠肌阵挛,
婴幼儿的屏气发作,咬牙,咧嘴等。因而,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突然发
生、突然终止的意识改变,肢体抽动,精神、行为或感觉异常时,要
及时到小儿神经科就诊,以明确孩子是否患了癫痫。
脑电图检查很重要
癫痫诊断的重要依据是脑电图上有癫痫样放电,但一次甚至几次
脑电图检查无异常,并不能排除癫痫。为提高检查的阳性率,常常采
取闪光刺激,过度换气,剥夺睡眠等诱发手段。另外,延长记录时间,
也可以增加捕获痫样放电的机会,如24小时脑电图和录像脑电图检查。
后者还可以通过记录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判断家长所述
的发作是否为癫痫性发作,并能根据记录到的放电部位和发作形式进
行准确的癫痫分类。
很多病儿找不到病因
确诊为癫痫后,还要尽量寻找病因,比如了解患儿有无癫痫家族
史,有无围产期的缺氧窒息史,检查患儿皮肤有无色素脱失或色素沉
着,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另外,尚可进
行一些特异性的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检查。病因明确后,就要针对原发
病加以治疗。但仍会有一大部分患儿找不到病因,即为原发性或隐源
性癫痫。
最佳治疗长期服药
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癫痫,都要进行抗癫痫治疗,到目前为
止,治疗癫痫的最佳手段还是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并且主张早期用
药,即癫痫发作一次以上,或者虽然只发作一次,但发作时间超过半
个小时,就要开始抗癫痫治疗。
药物的选择根据癫痫的类型而定,比如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多
选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肌阵挛发作选用丙戊酸钠、
氯硝基安定;复杂部分性发作选用卡马西平;婴儿痉挛症首选ACTH等。
用药剂量因人而异,因为不同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及代谢差异
很大,同样剂量,在某些患儿达不到治疗浓度,而在另一些患儿已达
中毒水平,因而要根据稳态血药浓度进行调整。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
时间由药物的半衰期而定,药物服用后经过5个半衰期达到稳定水平,
例如苯巴比妥的半衰期为96小时,要在苯巴比妥服用后20天左右血浓
度才能稳定,此时才能充分发挥苯巴比妥的抗癫痫作用,这时的血药
浓度才可作为调整药物剂量的参考。稳态血浓度的另一重要用途为判
断疗效,也就是只有血药浓度已达治疗水平,癫痫控制仍不满意,才
能说明此药无效。
癫痫的治疗尽可能只用一种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减少副作用,而且大部分类型的癫痫,一种药物即可控制,只有少数
难治性癫痫,需要一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癫痫疗程要
充足,要在癫痫发作停止后继续服药3~4年,然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一些新的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利必通),托吡脂(妥泰),氨
己烯酸(喜保宁)等,可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国内多在原有药物
的基础上加用。此类药物有时也可单独使用,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
进行。
抗癫痫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有过敏,肝功能异常,白细胞下降,嗜
睡,分泌物增多等,这些副作用在严密的监测和适当的处理下,大多
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在认知方面的副作用较少,服用苯巴比妥期间,
患儿会有多动,记忆力减退现象,停药后可以恢复;苯妥英钠可以导
致精神反应迟钝;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未见有明显的认知方面的影响。
相比之下,惊厥发作对认知的影响更为显著,惊厥控制后,即便是在
服药期间,患儿的智商也有明显提高。
用药问题:同时用药、剂量不对、
频繁换药、偏信“中药”、拒绝用药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用药不当问题,有的患儿多种抗癫痫药
物同时应用,而这些药物或用量不足,或已达中毒水平,使癫痫得不
到很好地控制,却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有的一种抗癫痫药尚未起效,
也就是尚未达到稳态,又换另一种频繁换药,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治疗
效果。还有的家长因顾虑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而选用偏方“中药”
治疗,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中药”含有一种或几种西药成分,如苯
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而且有的药量也不够合
理,因而提醒家长选择中医治疗一定要清楚中药成分,或到正规医院
就诊。另有家长拒绝使用任何抗癫痫药物,使孩子因频繁或持续惊厥,
造成严重的脑损害,如昏迷、智力低下、瘫痪、失明、耳聋等。可见
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非常重要。
多数有效控制 少数需要手术
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多数患儿惊厥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只有少数患儿经过系统性药物治疗2年以上,仍有频繁发作,需要考
虑外科治疗,但手术前必须行详细的颅脑影像学和电生理检查,明确
癫痫病灶或癫痫的起源。经过手术治疗,部分患儿惊厥可以完全控制,
而大部分患儿术后仍需要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但惊厥较前易于控制。
除积极控制惊厥发作外,还要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过度劳累、
兴奋、睡眠过少,都是癫痫发作的诱发因素。在癫痫没有完全控制的
情况下,应避免有潜在危险性的活动,如游泳、爬高等。
癫痫是可以治愈的,家长和患儿要有信心,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
的各种活动,让孩子在一种健康正常的环境下成长。不能因孩子患病
就过分溺爱,造成其病态人格,如自卑、焦虑、退缩、孤独、攻击行
为、社会交往异常等。我们曾见过这样的患儿,其癫痫控制得非常满
意,但只要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在学校遇到老师批评就会出现“发作”
。这样即使癫痫治好了,孩子也很难适应社会。
总之,癫痫的治疗即要讲科学,有耐心,更要建立良好的心理状
态,使患儿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包新华 吴希如 (2000.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