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氡有多可怕?

  贵阳市一栋居民楼里的住户怎么也没有想到,搬进新居不久就碰
上了烦心事:某机构检测认为,这栋楼室内氡浓度严重超标。可省放
射卫生防护所复测后,又说该楼室内氡浓度并没有超过国家控制标准。
于是,居民们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到底该信谁的?还能不能在这儿
继续住下去?

           氡发射的粒子会使肺癌患病率增加
  最近,记者走访了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研究员王作元。他说,
在回答居民们的这些问题之前,先要弄清氡的“身世”、特性及其对
健康的影响:氡是放射性核素铀衰变系列的衰变产物。其衰变母体铀
-238广泛存在于地壳中,半衰期长达44.7亿年。铀-238经一系列过
程衰变为镭-226,其半衰期为1602年。接下来的衰变产物便是惰性
气体氡-222,它的半衰期是3.82天。随后继续衰变为钋-218、铋-
214、铅-214等氡子体,它们的半衰期从26.8分至164微秒不等。对
人体形成威胁的并不是氡及氡子体本身,而是它们在衰变过程中发射
出的能量较高的α粒子,一旦氡及其子体被吸入人体后,便会沉积在
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并会在肺中不断发射α粒子,这些粒子会杀死
或杀伤肺细胞。被杀死的肺细胞可通过新陈代谢得以补充,但被杀伤
的肺细胞就有可能变异,发展成肺癌。
  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对矿工肺癌发病的研究中得出结论:肺癌患病
的相对危险度随着氡累积照射量的增加而增加。辐射防护界的通行看
法是,辐射致癌的剂量不存在阈值,任何小剂量的辐射都会引起癌症
危险度的增加,所以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额外照射,居室中的氡含量
越少越好。尽管氡及其子体的寿命都不长,但由于它们是铀、镭等衰
变的产物,只要地球上存在铀、镭等天然放射性核素,氡及其子体便
会源源不断地被衰变出来。因此,人不可能完全摆脱氡,只能尽量避
免接触高浓度的氡。
                为什么两次检测结果不同
  据说,在一些发达国家,室内氡浓度值是房产商必须向买家提供
的资料,也是消费者选择住宅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保护公众健康,
许多国家都制订了室内氡浓度的最高限值。我国也于1996年颁布了《
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规定新建住房、已建住房的年均平衡当量
浓度分别不超过100贝可/立方米和200贝可/立方米。这里所用的“
平均”,即不是指“某一次”,而是一年四季多次检测结果的平均值;
“平衡当量浓度”也并不是实测浓度,而是实测浓度经计算处理后的
数值。室内氡浓度一次实测值与我国控制标准所采用的年均平衡当量
浓度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贵阳市那栋居民楼两
个机构检测后得出了不同结论的原因。
  早在1987年,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的研究人员就对我国居室氡
浓度作了摸底调查,在全国不同地区各类住宅中随机抽取了5579个房
间,结果室内氡年均平衡当量浓度平均值为26.2贝可/立方米。那么,
影响室内氡浓度的都有哪些因素呢?王作元回答说,室内氡主要来源
于地基和建筑材料,并与室内外空气交换率有很大关系。如果房屋建
筑在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含量高的地区,其室内氡水平必然高。一般来
说,住宅建在地质断裂带上会导致室内氡水平增高。对于同一座楼房,
地下室的氡浓度必然高于上层。用放射性核素含量高的建筑材料构筑
的房屋,其室内氡水平一定高。密闭房间内的氡水平要高于通风良好
房间的氡水平。所以,要降低室内氡水平,必须从选址、选料、设计、
通风等几个方面入手。
                当“杀手”氡还不够格
  氡虽然无处不在,但人们对它的了解却实在太少。贵阳市那栋居
民楼里的人如果能早些听到专家这番谈话,也许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疑
虑了。王作元认为,有关部门要加快室内氡监测的规范化、标准化工
作,还应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其按《建筑材料放射
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合理使用。
  王作元还特别强调,在充分重视氡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同时,
也不应过分夸大它的危害作用,把氡称为“无形杀手”的说法言过其
实。因为吸入氡及其子体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与室内装修造成的甲醛、
苯等化学性污染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比起来,应该说并不很大。为了
使读者对它的危险度有个量化概念,王作元举了个例子:假设室内氡
浓度为37贝可/立方米,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30年,依据对受到高
剂量氡照射矿工的研究结果外推,最终会使其患肺癌的相对危险度增
加到1.076。如果当地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为5/10万,由于氡的照射则
会使肺癌的死亡率增加到5.38/10万,即每10万人增加0.38人。可见
氡要想当“杀手”还不够格呢。当然,谁也不愿意无缘无故接受哪怕
是再小的多余辐照。

      王晶珠  (200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