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耘医生指出医生可以颇容易诊断出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不是出了问题,例如幼儿到了十八个月时仍不会说话,又或者在三岁半说不出整句句子,这位小朋友就需要医生及语言治疗师的帮忙。

|
小朋友牙牙学语时往往令大人哈哈大笑。
|
父母可能会问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小朋友有语言发展问题?陈作耘医生表示共有四类原因。既然发声要依靠听觉、脑部及发声器官三方面配合,语言能力发展出问题当然也离不开这三方面的因素。另外,有部分小朋友是因为父母遗传,所以发展语言能力的速度较慢。
第一类原因是听觉。听觉的问题大致有三种:失聪、环境太宁静及环境太嘈吵。失聪的小朋友可能完全听不到声音,又或者听不到某些音频的声音,这样或多或少影响了接收外界声音的能力,也妨碍了发展语言的能力。
环境太宁静会减慢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发展,而且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尤其是学前的幼童。陈作耘医生表示香港较多「核心家庭」(只有父母及一至两个子女的家庭),父母又往往忙于工作,抽不出时间跟小朋友沟通。小朋友身处这样的环境下,缺乏外来的启发,要学懂说话自然较慢。

|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可以在游戏中学懂说话。
|
另一方面,环境太嘈杂对小朋友的语言能力发展同样没有好处。例如家里的电视机声浪十分大,小朋友根本听不清楚外界的声音,谈不上可以吸收外界的说话。
第二类原因是脑部问题。视乎小朋友有哪一种脑部问题,当中可以影响到脑部接收外来讯息、储藏词语等等的能力。如果小朋友的智力发展迟缓,说话能力通常会受影响。
第三类原因则是来自发声器官,例如幼儿出生时已经有兔唇裂颚、舌头或咽喉肌肉运作不协调,这些缺陷可以令小朋友较难发展语言能力。
第四类原因是遗传方面。假如父母幼年时都较迟才懂得说话,他们的子女亦有较大机会步父母的后尘。
而根据统计的数字,陈医生指出有某些「危机因素」的幼童在发展语言能力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这些危机因素包括:
|
●
|
母亲怀孕时身体曾出问题,如德国麻疹、受辐射感染、误服药物、血糖过低等等
|
●
|
难产
|
●
|
幼儿出生后曾有大病,如肺炎、脑膜炎、急性腹泻、跌伤、血糖过低等
|
医生遇到这些幼童都会较留意他们的语言发展,希望可以及早发现及解决问题。
如诊断出小朋友在语言能力发展有问题,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陈作耘医生指出要视乎致病原因,才可帮助这些小朋友:
|
1) 由父母遗传的个案通常较易处理,只要多跟这些小朋友说话,便可启发这些小朋友的语言能力,最后大多可以跟一般儿童的说话能力没有甚么分别。
|
2) 假如听觉出问题,现在用助听器、耳蜗移植手术等尽量恢复听觉,同时亦可以由言语治疗师加以适当的训练。
|
3) 若是脑部发育不良的话,则要给予小朋友适当的启发,让他们在先天的局限下尽量发挥。
|
4) 至于由发音器官致病的情况,则主要由语言治疗师视乎病情,给予合适的训练及辅助。
|

|
多点时间与子女一起,可以促进他们的言语能力发展。
|
从致病原因分析后,陈作耘医生指出最重要的还是让小朋友接受适量的外界刺激,简而言之就是父母要与子女多说话,多沟通。例如跟小朋友洗澡时,父母可以说:「现在跟你洗澡了...」「和你抹身,别乱动...」;让小朋友跟同龄的朋友玩耍亦可以让他们在朋辈中学到说话的技巧;和小朋友唱歌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同时更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最后陈作耘医生认为家长们要紧记三个原则,分别是:
1)
有入才有出:要让小朋友听多点说话及声音,才可以刺激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
2)
要熟悉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明白小朋友何时应该学懂说甚么,才可以知道小朋友是不是需要帮助。
3)
预防胜治疗:只要小朋友有前文提到的「危机因素」,就应该多留意他们的说话。早点找到问题的话,可以及早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