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获得突破
转基因治疗用于器官移植排异成为可能
健康报讯记者杨丽佳从江苏省人民医院日前举行的肝脏外科博士学
位论文答辩会获悉:孙倍成博士在导师、全国器官移植免疫学组委员
王学浩教授指导下,将大鼠凋亡基因FasL导入供体树突状细胞内,并
成功地诱导了肝移植大鼠免疫耐受,使转基因治疗用于器官移植排斥
成为可能。
探索控制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一直是器
官移植学家致力攻克的堡垒。江苏省人民医院孙倍成博士,根据器官
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由T细胞介导,当供体植入后作为一种异体抗原
可激活T细胞,使之表达Fas,而如果与FasL结合即被诱导凋亡,免疫
排斥反应受到阻断的原理,在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基
础上,创造性地将大鼠FasL基因片段亚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中,并
体外转染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然后注入异品系大鼠腹腔内。结果
发现,受体大鼠能获得长期生存,与使用环孢霉素组相比疗效相当,
而未经治疗组大鼠两周内迅速死亡。通过对受体大鼠移植肝及外周血
淋巴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凋亡检测、移植肝透射电镜检查及半定量逆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现转FasL基因治疗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
受机理,是由于诱导了外周及移植肝内的淋巴细胞凋亡,使1、2型辅
助T细胞发生偏移,抑制白细胞介素12的分泌而引起。该研究的完成
为移植免疫耐受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