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性教育信箱:公然亲热顾及旁人

  问﹕近年香港人对性爱的态度极开放,年轻人经常在公众地方搂抱接吻,甚至做出爱抚和其它不堪入目的动作。作为护苗专家,若在地铁里看到这些不管旁人的男女,你会怎样做呢﹖请向年轻人作出呼吁﹗
                                    ——D君

  答﹕你的关注是值得呼吁的,但要呼吁的并非把个人的道德准绳加诸于情侣身上,而是要分析「施」与「受」的心理。「施」是在别人面前将行为表现出来,而「受」是看见别人的行为时的接受能力和态度。社会的风气是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他们的道德观念,以下分析集中探讨公众教育的重要性。

施者的心理

  在公众场所作出亲昵动作的男女有两大心理目标﹕
1.完全投入﹕热恋中的男女,尤其是青少年,心目中只有对方,亦被对方的魅力吸引着,不能自控。由于电影电视对性爱的鼓吹,加上身体中贺尔蒙发挥作用,盼望接触到对方的恋人,并不在意旁人的存在,情不自禁地做出亲热行为。
2.至「激」情绪﹕一般热恋男女在较幽静的环境下亲热,尬尴心情才减到最低,享受浪漫的接触。相反,有些情侣却感到要在热闹地点才能加强这份性感觉,对旁人视若无睹。

受者的感觉

  看到别人贴身亲热的动作会尬尴不安、想入非非,或联想到道德观念的转变﹔所以,在公众场所亲热的人,应尊重旁人的权利,考虑「受」者心理上的疑问﹕
1.我可否速速离去﹖
  「能否立刻离开现场」会影响旁人对亲热行为的接受能力。在公园或休憩处,旁人可决定尽快不看,故能够接受公开的亲吻行为,但在地下铁或公共车厢中,乘客不能马上离去,因而有「被迫观看」的感受,从而产生讨厌心理,或感到不安,影响心情。
2.我可否置诸不理﹖
  能否控制个人情绪,亦影响对亲热行为的接受能力。人固然无法控制旁人在内心斥责自己和有不良的想法,要明白,接受公众亲昵的人亦未必能够控制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接受这种行为的人,更难以解除内心因性刺激而发出的反应。所以,受者没有拒绝观看的选择时,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对公众亲昵行为产生反应。
  「施比受更有福」这句话并不适用于这次分析,因为施者并没有易地而处,除了不顾旁人的感受外,亦否认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大众的心理反应。
  别忘记,公众场所里有不同的人,有心理不平衡的人,有不能接受公众亲昵的人,更有在学习模仿中的儿童。情侣们,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亦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心理问题,请尊重旁人的感受和权利。

张锦芳博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