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制品为什么贵
   ●血液制品的质量要求高,其成本也高●过分强调低价,有可能 
导致企业牺牲质量来换取低成本 
  一瓶1.25g的蓉生静丙(粉剂)零售价为200多元,有些患者家属 
面不禁要问:血液制品为什么这么贵?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血浆在人的血液中占三分之二。血浆中 
又有92%—93%是水,仅有7%—8%是蛋白质。血液制品都是由这部 
分蛋白质分离、灭活病毒处理后制成的。同时,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 
的限制,血浆蛋白中仅有一部分能够得到利用,还有相当大一部分被 
扔掉了。以静丙为例,1升合格的原料血浆仅能加工出4—5g静丙粉剂。 
 
 
  造成血液制品价格较高的另一个因素是原料血浆质量控制的成本 
较高。一流的单采血浆站应该装备先进的设备,如全自动酶标仪、洗 
板机及进口的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等等;在检测过程中必须用先进的检 
测仪器和设备,还必须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丙肝、乙肝、艾滋 
病、梅毒等检测试剂,并对整个检测过程进行电脑监控。为防止交叉 
感染,在机采血浆过程中必须使用一次性的器具,进口的一次性器具 
每份(可以采得450—500毫升血浆)就耗资8美元。———这些都是 
为了保障原料血浆质量、进而保证血液制品安全性必须付出的代价。 
 
 
  合格的原料血浆投入生产后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进行分离和 
有效病毒灭活,才能生产出合格的血液制品。进入流通领域后,血液 
制品还需要一套严格、安全的销售渠道。因此,对血液制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要求越高,其成本也就越高,售价自然就高一些。现在,有的 
医院在药品招标采购中过分强调低价格,其结果很可能是逼迫生产企 
业在价格竞争的压力下铤而走险,以牺牲质量和安全来换取低成本, 
这是不足取的。 
 
  优质的血液制品看似价格较高,但因其安全、高效,在救死扶伤 
的同时,往往并不会增加患者的整体经济负担。加拿大的Klassen等 
临床专家对静丙治疗川崎病作过经济评价:将川崎病患儿分为静丙大 
剂量注射组和阿司匹林组,分别统计其住院费、父母的花费、随访费、 
药费、实验检查费、医疗服务费等6项主要费用。统计结果是,阿司 
匹林组每100例川崎病患儿的总费用约为72万加元,静丙组的总费用 
却仅约39万加元,比阿司匹林组节约44.8%。这是因为静丙疗效高, 
可以快速治愈,所以尽管药费高了,但通过缩短治疗时间可以节约大 
量的住院费和其他费用。更值得注意的是,静丙治疗川崎病可以防止 
冠状动脉损害,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治疗效果远远优于阿司匹 
林。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以看出,看似价格较高的优质血液 
制品,在给予患者安全高效治疗的同时,并不会加重患者的总体经济 
负担。 
沈慕昌  (2001.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