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医生讲解病情宜浅白

  病人如果身患重症,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有勇气接受事实,医生不应该在病人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告诉他真相。

  英国利物浦大学医院总监查尔斯幸德医生昨天受访时说,重要的是医生须得到病人的信任,这样病人才会相信医生所做的都是为他好,即使最终疗效不如预期中理想或是临时出了问题,病人也会比较谅解。

  他说:“例如对一个癌症病人来说,他受家庭医生推荐去看专科,多少已察觉健康“出了问题”。专科医生就算马上知道病人是患末期癌症,治疗机会渺茫,也不应该在第一次会诊时就告诉他,这很容易导致病人情绪异常激动。医生应该在病人来了一两次复诊,和他建立互信关系后,才让他知道真相。”

  他建议,医生在告诉病人“坏消息”时,最好他的家属也在场。因为病人如果情绪失控,家属可以帮忙安慰,并在过后给予所需的精神上支持和帮他调整心情。

  查尔斯幸德医生此行受邀为本地医生讲解“如何与病人有效沟通”课程,他曾著书探讨这个课题。

  他说,病人最想知道的,就是疾病对他所造成的切身影响,医生在向病人解释病情时最好用语浅白,不要用太多医学术语,让病人觉得难以理解,增加不必要的焦虑。

  这项沟通技巧课程由樟宜综合医院主办,医院计划今后每两年主办一次。共有80名来自樟宜医院、中央医院、陈笃生医院等的医生参加。他们将学习如何处理病人在知道坏消息后的激动情绪,怎样与病人家属有效沟通等技巧。

  香港当局特邀请专业演员来和这些医生“对戏”,搬演在现实工作中可能面对的种种不同状况,从中学习应对技巧。

  樟宜综合医院外科顾问医生戴群贤受访时认为,医生需从病人角度为他设想,才能和病人有效沟通。不过本地医生和其他国家的医生一样,接受充足的专业医学培训,但与病人沟通方面却显得经验不足,这类课程能让医生受益。

  总理公署兼卫生部政务次长曾士生昨天为课程主持推介仪式。他致词时说,医生要记得他不只是为病人提供疗法,同时应付出关怀。注重“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素质,有助于提升医生的专业形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