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正确认识抗精神病新药

  日前,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举办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有
效性与应用的共识声明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世界精神卫生协会将和
各国的精神医学工作者就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达成共识。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诞生于1952年,主要有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这些药物虽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但不少服这些药的病人会
出现运动系统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难以回归社会,导致人
们歧视精神病人,医患关系被破坏,病人不服从治疗,从而增加了复
发的危险性。
  另外,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并不能减轻所有症状和精神分裂症导致
的残疾,有50%的病人有持久的或残留的症状,至少20%的病人在服
用了足量药物的情况下,仍然频繁复发而需要住院治疗,给社会、卫
生机构和病人家庭带来明显的经济负担。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发的氯氮平、奥兰扎平、
利培酮等。国外专家大量的研究显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明显减轻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
损害;这些药的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能够更好地接受,愿意规律地服
药,并在服药后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些女患者服用治疗剂量的第
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后,若出现轻微静坐不能、月经不规律,应该换用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这些药物还能更好地被对药物敏感的年轻人、首
次发作患者及老年人所耐受。
  然而由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费用较昂贵,所以医疗机构和患者家
庭不愿让患者用这类药。但国外的研究显示,药费只是治疗费用的一
小部分,使用这些药物的总体花费要低于使用其它药物,且能改善患
者的生活质量,使很多患者边治疗,边工作和学习,这一点亟待社会
和患者家属认可。
  但是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也提出建议:治疗必须个体化,将心理社
会、教育手段与选择适当的药物相结合,以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

金永红  (20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