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警惕中药性肾病
——访肾病专家刘云海


  中药一向以其疗效好、毒副作用小而著称。但是,在使用中人们
往往忽略了“毒副作用小不等于没有毒副作用”这一点。随着中药在
医学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药中毒的报道也屡见报端。若使用不
当,中药可引起呼吸、循环、泌尿、生殖等多系统的损害,严重时还
可导致死亡。其中,尤以对肾脏的损害最为多见,国外学者甚至提出“
中草药性肾病”这一新概念。为了帮助大家深化对中药所致肾损害的
认识,记者最近专门采访了著名肾病专家、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
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云海教授。
  刘云海曾与空军总医院的同行一起,8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
是我国肾病专业的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谈到研究了10多年的中药肾
损害问题时,他说,其实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
已逐步认识到一些药物对人体有毒,因此,才有《淮南子》的“神农
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之说。具体到中药对肾的损害,人们的认
识也是逐步发展的。《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国
药典》等较权威的文献,列举了30多种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如木通、
雷公藤、斑蝥、鱼胆、草乌、蜈蚣、猪胆、棉酚、益母草、防己、厚
朴、苍耳子、相思子、黑豆、望江南子、土贝母、千年健、苦楝皮、
北豆根、天花粉、牵牛子、胖大海、朱砂、蛇胆、马兜铃、土荆芥、
巴豆、芦荟、使君子、生蜂蜜、铁脚威灵仙、大枫子、金樱根、泽泻、
钩吻等30余种。除此之外,在长期的临床中,又陆续新发现并见诸文
献一批具有肾毒性的中药:绿矾、番泻叶、虎杖、侧柏叶、补骨脂、
大蒜、槟榔、荜橙茄、肉桂、丁香、柴胡、萱草根、大青叶、臭梧桐、
松节、海马、冬虫夏草、鸦胆子、丢了棒、山道年、洋金花、密陀僧、
白花丹、黄独、红娘子、六轴子、芫花、八角枫、铅丹、乌柏、山慈
菇、雄黄、昆明山海棠、轻粉、油酮子、砒霜、红升丹等。其中近半
数的药物是被《中国药典》定为无毒的,这不能不引起临床医生的高
度警惕。有关研究还进一步指出,肾毒性中草药以辛味、苦味药为主。
迄今为止,已公布的具有肾毒性的中药已达68种,包括植物药、动物
药和矿物药。
  中药所致肾损害往往出现多尿、少尿或血尿、蛋白尿、水肿、恶
心呕吐、腰痛、腹痛等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或死亡。“对这类肾病万
不可掉以轻心,处理不当可致人死命。”刘云海举例说,有人统计21
4例雷公藤中毒者,死亡64例;7例服用60克以上木通者,7~10日均
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刘云海还清楚地记得,有1例因服用了100毫升
含草乌的药酒,在1小时后即出现血尿、昏迷的病人,虽经血透等尽
力抢救,仍于两小时后死亡。刘云海指出,中药的肾毒性机制很复杂,
多以损伤肾小管为主,从而导致肾间质炎症与纤维化,肾脏组织缺血、
萎缩,严重时可迅速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那么,造成中药性肾病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刘云海回答,包括误
服、过量、药源污染、煎药不当、蓄积中毒、轻信偏方秘方等,其中
很重要的一条是医务人员对各种中药的性能认识不清、研究不透。比
如,除目前已知有68种中药有肾毒性外,还有多少未发现的?这类中
药是通过什么机制损害肾脏的?它们的安全量、中毒量各是多少?有
没有药物可替代而不影响疗效?应怎样开展预防及不同种类中药所致
肾脏不同性质损伤的针对性治疗?
  有待回答的问题还很多。刘教授认为,虽然目前已摸索出了一些
预防和治疗中药性肾病的规律,但距离完全解决以上问题还很遥远。
我们只有扎扎实实地开展基础、药物、临床等有关研究,一步一个脚
印地往前走,才能日益接近彻底解决中药性肾病问题的目标。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