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亚洲首例植入的人工心脏在上海正常搏动

    新华社上海2月9日电(记者 仇逸)记者昨日来到位于上海浦东的东方医院,只见在监护室内,33岁的江西患者丁小兰静静地躺在床上,一根导管从她的心尖处导出,一根导管接到她的主动脉内,通过一个不断跳动的扁圆气囊,途径心脏的血流就此改道。
    在丁小兰的身旁,一台白色的机器连接着导管和气囊,这台源源不断提供能源的机器,就是先进的人工心脏。
    监护室的主治医师郭建华告诉记者:“目前,患者的心室完全处于‘休息’的状态,我们预计2个月后,她的心肌功能会逐渐恢复,这时,我们会调节人工心脏的能率, ‘分’部分血液供给心室来‘工作’,希望最终她能够彻底脱离人工心脏。”丁小兰虽然显得很瘦弱,但精神很好,她微笑着说:“我感觉很舒服,可以下地走路。”
    丁小兰来自国家贫困县--江西省于都县农村,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脏病,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卧床不起将近半年,检查发现:患者心脏极度扩大,左心室几乎没有收缩功能,严重心衰导致大量腹水和全身水肿,随时都可能死亡。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的家人得知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到江西老区为病人义诊,便通过当地医院请刘教授专程会诊。面对强烈渴望生命的患者,刘教授决定应用新近引进的“柏林心脏”(Berlin Heart)装置来支持她严重衰竭的心脏。同时,东方医院决定启用“爱心基金”,免除了丁小兰所有的医疗费用。
    人工心脏又称为机械辅助循环系统,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主要用于心内直视手术之后难以脱离体外循环病人的心室辅助,或者急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顽固性心衰的长期支持,以及心脏病患者等待心脏移植期间的安全辅助。德国心脏中心使用的“柏林心脏”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人工心脏”之一,最长可以支持心脏跳动700多天,期间病人可以带着人工心脏自由下地活动。由于人工心脏技术操作要求高,价格昂贵,目前只能在世界少数医院使用,整个亚洲都尚未开展。
    今年1月18日上午,丁小兰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后第四天,丁小兰就能下地行走,给了医务人员和陪同的丈夫一个惊喜。目前,病人饮食如正常人,护理人员指出: “当前,监护最重要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感染的发生,医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卸下人工心脏后,病人可以如常人一样生活,但要适当避免重体力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