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梦游与夜惊扰乱儿童睡眠

  小朋友问题多多﹖有时吧﹗白天玩得高兴,跌倒擦伤,不时发生。晚上呢﹖以为心肝宝贝睡在床上,一定很安全。殊不知,小朋友于半夜会在家里走来走去,或睡时突然惊醒大叫,吓你一跳。
  这都是发生在儿童身上的睡眠问题,前者叫梦游,后者叫夜惊。

梦游病人非发梦

  睡到半夜醒来,陈先生(化名)看不见仔仔睡在床上,却发现他站起来抱着风扇﹗原来他的儿子患了梦游症(somnambulism或sleep-walking)。
  据统计,二至十二岁的小朋友,有百分之十五曾经梦游,而且多在上半夜时段发生。主要原因,跟小朋友脑部发育尚未稳定有关。
  虽然说「梦」游,但它不会在病人发梦时发生。广华医院儿科顾问医生吴国强称,正确来说,梦游只在小朋友在深睡期时出现。最常见的,便是起床后走来走去,亦可能懂得开门,走到街外。吴国强解释,这都是人的条件反射作祟之故。

保护免受伤

  旁观者这时很自然想叫醒病人,但事实却很难。「就算怎样叫他们的名字,病人也不会理会﹔如果有人捉住他们,病人会甩开对方的手。」更要小心被病人甩开时的「无情力」。不能硬来。
  吴国强建议,还是站在病人身旁保护他们较好,例如移开妨碍他们前路的对象,或轻轻拖着他们的手,避开家具杂物,带他们回睡房。
  梦游的小朋友,有「两不知」,一不知自己曾经梦游过,二不知危险。「(除了走来走去,)他们又会用头撞向墙壁,但不会痛极大叫。最怕小朋友梦游时攀过没有锁好的露台或没有窗花的窗户,发生意外。」所以,睡前大人紧记锁好露台及窗花,还要收好刀剪等利器,防止他们伤害到自己。

长大后不再梦游

  幸好每次梦游只有五至十分钟,为时不长。另一个好消息,就是他们十五岁后,脑部发育已趋稳定,病发次数会渐渐减少,甚至消失。
  至于十五岁前要医治的话,方法其实很简单。吴国强称,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定时就寝及起床,避免精神压力,病发次数便能减少,很少用药物治疗。

夜惊惊醒大叫

以下不是恐怖片情节。

  只有四、五岁的小朋友才刚睡着不久,没有做梦,却突然惊醒,双眼张开,表情恐惧,并且在床上坐起来,又「叫得好得人惊,好似被人追斩似的」。
  吴国强形容说,这就是另一种儿童睡眠疾病--夜惊(nightterror)。
  身为父母,想必担心子女被吓坏,但患夜惊的病人,起床后却忘记发生什么事,不像噩梦(nightmare),事后一定记得。

睡得够可防止

  问题可能在于小朋友跟随大人的作息时间,晚睡早起。要预防夜惊,小朋友「不要睡不够,也毋须服药」。广华医院也曾处理过两名这病症的病人。吴国强称,病发时家长可以做的,就像处理梦游一样,不用抓住已惊醒的子女,只需站在旁边看着,直到子女再睡着便可以。

享受发梦

  如果能发个甜梦,的确是个好享受--小朋友在梦中跟心爱的卡通人物拥抱,或从悬崖上助跑后飞翔,真实世界又怎会这么美妙﹖
  但从来没有人想过,人在做梦时,为何不会随着梦境而做出相同的动作。
  「就算梦中被人追赶,做梦的人本身不会真的从床上起来拔足逃走。」吴国强解释,这就是发梦时身体自动起了保护作用,除了横隔膜(控制呼吸)及眼球会动外,身体其余部分都不会动,因为脑部希望我们好好享受自己的梦,否则发梦时跟人打拳,做梦人也真的打起拳来,迟早受伤。
  可是,患了睡眠行为失调症(REM sleep movement disorder﹚的人便没有这般好的享受了,梦中有什么动作,他们也跟着做,动作太大的话,不单会打伤身边的人,亦会打伤自己。只要拍醒他们,动作便停止。家长不用担心,小朋友较少患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