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掌纹存在单基因遗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学与遗传工程系三年纪学生李辉在卢大儒、金力两位教授指导下,日前完成“指间区纹的进化和遗传”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人的手掌皮肤纹路与人的健康和智商有关,由单一的基因起决定作用,并且存在单基因遗传,这一发现突破了人体肤纹由多基因遗传的经典学说。著名遗传学家、中科院院士谈家桢教授认为该研究“很有创意”;中国遗传学会肤纹学研究协作组组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张海国教授评价该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所谓指间区纹是手指相连的手掌部分的花纹。指间区纹比其它肤纹变化更多样,但又比指纹等的观察分析简单。由于指间区纹的这一独特性质,因此它特别适合作为肤纹的模式型,位肤纹的各项研究提供突破口。李辉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调查了一个家系30多名成员的指间区纹,发现指间区纹确实有一定的规律性,继而又随机调查了1200人的掌纹。为了了解手掌上的纹路在灵长类动物走上进化的颠峰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李辉还到动物园采集了所有灵长类动物的掌印。在进行了一年时间的遗传学研究后,李辉初步搞清了指间区纹的净化历程、因素和遗传方式,大致进行了基因定位,并利用这些结论重新分析了肤纹与智力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指间区纹有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之分,不对称型的不对称度与对称型的不对称度之间有显著的差异。通过研究1200名小学生的指间区纹征实,智商低者指间区纹的对程度差,高智商者指间区纹对称度高。研究还表明,指间区纹的左右手组合有15中表型,是A\B\O\血型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