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导致心血管病机理阐明接触者体内血清铜锌含量降低
健康报讯近日,武汉大学卫生学教研室主任毕勇毅教授向外界宣布,
他通过3年的研究破解了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动卫生学界提出的“
二硫化碳(CS2)接触首先引起铜、锌等微量元素的改变,进而诱发心
血管疾病”的假说。
湖北省教育厅的这个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低浓度CS2接触对人血
清铜、锌含量的影响》,从1997年开始以湖北省某化纤厂的132名工
人为研究对象,其中76名工龄在10年以上、年龄在45岁以下的CS2作
业工人为接触组,同一工厂相同年龄和工龄、曾经接触CS2,但现在
已经停止CS2接触5年以上的33名工人作为干预组,从未接触过的23名
工人作为对照组。课题组在排除性别、体重指数、婚姻状况、是否吸
烟、饮酒等混杂因素外,运用多种方法发现这三组血清铜、锌含量差
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对照组血清铜、锌含量最高,干预组次之,接
触组最低。这一结果表明:接触CS2是人体内血清铜、锌含量降低的
独立危险因素。
毕勇毅教授说,铜、锌等微量元素包含在酶和蛋白质之中,构成
人体内“载体”,参与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调节体内激素和维生素
的代谢。而CS2能与体内的氨基酸、肽和蛋白质中的游离的氨基酸结
合生成一种代谢物(二硫代氨基甲酸脂DTC),它又能与体内的一些
物质发生络合作用,一方面使尿中铜、锌排泄量增多,血清铜、锌含
量减少,体内铜、锌缺乏,直接损害心脏和血管组织;另一方面由于
体内铜、锌的缺乏,导致体内多种含铜酶的活性降低,进而造成心脏
和血管的损害,往往出现胸痛、气短等不良症状,重则可致心肌梗死。
蒋明 (200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