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对今年1-9月21个省、市食物中毒报告进行分析情况,结
果表明:
一、食物中毒发生高峰季节为夏季;
二、中毒类型
1、按病因分类中毒原因中毒人数死亡人数细菌性食物中毒17237天然毒食物中毒8618化学性食物中毒127763病因不明的食物中毒5331合计439479
细菌性中毒人数最多,其次为化学性中毒。从中毒危害程度看,化学性中毒死亡率最高,为4.9%。
2、按就餐形式分类就餐形式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学生集体食堂17970家庭9554饮食服务单位248312其它场所1913合计439479
发生中毒人数最多的为饮食服务单位,家庭就餐引起食物中毒的致死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68.4%,主要是误食所致。
分析1999年1月-9月各地上报的食物中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食品生产经营者疏于自身食品卫生管理,对食品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环节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注意不够。此类中毒发生率最高,多为细菌性,学校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食物中毒多属此类原因。
2、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使用非食品原料作为食品销售。继1997年的山西朔州甲醇中毒、1998的江西毒猪油中毒事件后,1999年8月9日,广东省肇庆市发生因食用掺杂液体石蜡的食用油引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681人,这是1999年9月底之前中毒人数最多的一起食物中毒。
3、误食。主要是食用亚硝酸盐、河豚鱼、毒蕈和农药、鼠药污染的食物。这类中毒发生的数量较多,且中毒病人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如3月1日,广东省深圳市10名外地流动人员将从垃圾中捡拾的氟乙酰胺误当作面粉食用,10人全部中毒,其中6人死亡;3月3日,广西忻城县3名儿童因捡拾被424鼠药污染的红薯片食后引起3人中毒、1人死亡;5月27日,湖北省嘉鱼县一小学生食用毒鼠强污染的食物后中毒死亡,这些中毒事件均是误食所致。
4、卫生安全知识贫乏,食品加工、贮存不当,滥用农药是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对贵州省安顺市发生的鼠药中毒事件调查中发现,由于该村长期使用氟乙酰胺灭鼠,鼠药和沾有鼠药的食饵到处丢弃,环境已严重污染,村里无鸡、猫、狗存活,说明了当地农民对急性剧毒鼠药和科学灭鼠知识的匮乏。
5、投毒。近年来,我部已收到多起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报告,投毒物质常为剧毒急性鼠药或亚硝酸盐。
6、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不完善。截至9月底,共收到由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31起,中毒1108人,死亡59人,超过了总死亡人数的70%。这些中毒事件均由氟乙酰胺、毒鼠强、一六○五、一○五九等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品种引起。可见,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在某些地区仍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这是导致农药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述情况,卫生部门要求各地: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要认真组织调查,对中毒病人积极组织救治,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有关查处结果应及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要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要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继续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学生集体餐供应单位和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强化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食品卫生制度进行管理,避免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和基层卫生人员对食物中毒的控制和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