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癌症 重在预防

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不少人误认为癌症完全是由遗传因素决定,无
法预防。实际上,医学专家并不认同这种悲观论调,他们认为———

  走出认识误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
病。对于前两者,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懂得,只要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
高血压或高脂血症,就可以防止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发生。其实癌症也
是一样,许多癌症都可以预防。中国抗癌协会主席、中华医学会肿瘤
学会主任委员徐光炜教授说,令人遗憾的是,整个社会特别是医务界,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预防在控制癌症中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癌症
是不治之症”的偏见,使人们步入误区,认为得癌主要由遗传因素决
定,病因不清无法预防,患者失去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医学研究也偏
重于治疗方面。更让人担心的是,对癌症过分悲观的看法,还可能对
政府、保健机构或研究部门的癌症控制决策产生负面影响。今年2月4
日,新千年世界抗癌高级会议出台了一份《巴黎宣言》,希望全球组
成一支坚强的队伍,“消除癌瘤是不治之症的坏名声”,加强对癌瘤
的预防。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把治愈癌症的希望寄托在基因治疗上。
但专家们认为,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因为基因不能单独导致癌症的
发生,要后天的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存在的易感遗传基因才行。就像
近视眼的发生与基因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是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的不良
习惯。现在研究证实,癌症也是如此,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
因素是“主要肇事者”。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最近对近20年上海所有肿
瘤流调状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足以证明大多数癌症的发生与吸烟、
不良饮食和营养以及乙肝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因素分不开。
  癌症预防三部曲据介绍,全球癌症发病率目前仍在上升,推测到
2020年,当世界人口达80亿时,新发癌症患者将达2000万,其中死亡
人数1200万,并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发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
除了少数几种肿瘤如子宫颈癌发病率减少外,多数癌症发病率居高不
下。记者了解到,癌症之所以可以预防,是由于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非
常缓慢的过程。徐光炜教授说,从表面看,许多病人发现患癌症时已
到晚期,但并不等于癌症发病突然,先不说癌症发生可以防患于未然,
就是从有了病灶开始,仍要经历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以胃癌为例,
从出现浅表性胃炎开始,到最后的癌症,要经过萎缩性胃炎—肠上皮
化生—非典型增生3个阶段,每一阶段有病灶轻、中、重度,全过程
下来往往需要十几年或几十年的演变时间。只要重视,就有充分的预
防机会。所以,有专家研究认为,积极开展预防,再过20年,至少可
减少300万癌症死亡病人,相当于通过普查100万人、改善治疗200万
人才能达到的降低死亡率的总和。
  怎样开展预防?徐光炜教授提出,癌症预防应有三个层次。第一
层次,要大力干预人群不良生活方式,挡住致癌物质进入体内,这是
目前最节约卫生资源和最有效的预防癌症举措。第二层次,对那些具
有某种癌症的背景性疾病或癌前状态患者进行化学预防,像上面说到
的胃癌,只要坚持正确的药物治疗,完全能阻断其演变过程。第三层
次,力争早期发现癌症,并及时正确治疗。
  徐光炜教授建议,医院内应建立预防门诊,医务人员应尽快拓宽
服务概念,成为指导预防、监测肿瘤发生的主力军。另外,各级政府、
卫生主管部门重视,会使癌症预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外有许多
成功经验,像美国自1964年公布了吸烟对健康危害,通过综合的反吸
烟措施,成人吸烟率已由1964年的45%降低到1995年的25%,也就是
这一年,由吸烟引发的癌症死亡率从最高峰值33%,出现了下降的可
喜结果。

      徐晓宁  (200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