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电子手指助断指儿童紧握东西
【明报专讯】英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全球第一种真正的仿生假手﹐并成功通过了初步测试﹐为有需要使用义肢的人带来新希望。
一两岁幼童合用
这种配以「电子手指」的假手跟真手相似﹐甚至可制成一﹑两岁幼童也合用的尺码。发明人大卫·高医生期望﹐经过十六年研究和过去半年在儿童身上进行的临床试验成功后﹐成年断肢病人亦能受惠(仿生假手操作原理见图)。
实验中﹐五名二至十一岁的儿童试验了两款电动假手。第一款假手使用细小的压力垫﹐以感应病人手腕断肢在假手内所施的压力﹐从而刺激微型马达﹐让这些小孩子得以首次紧握东西。
第二款假手则更为先进﹐假手内部与真手腕之间以硅胶作接口。假手藏有电极﹐以便接收手腕肌肉信息并驱使假手活动。孩童藉此可以完成简单的工作﹐例如拾起玩具。
来自爱丁堡玛嘉烈矫型外科医院的大卫·高表示﹐早在八四年已有这个构思﹐但因研究资金不足而作罢。他说﹕「我发现﹐假如以另一种方式为手指供电﹐便可以令假手更小巧。这是一个从简单至极的想法而来的重大构思。假如这个构思在小规模时行得通﹐那么我们便知道在较大规模时也会合用。」
成本低约一万港元
目前﹐这种价值一千英镑(约一万一千港元)的新式假手﹐全球只有六只。大卫·高说﹕「假左手和假右手的设计没有重大差别﹐因此这种假手有利降低制造成本﹐堪称是「百搭手」。有关技术可望推而广之﹐伸延至肘部和肩膊部分﹐换言之就是一条完整的人造手臂。」
据了解﹐实验过程中确曾出现一些应用困难﹐但有份协助改良假手设计和操作的研究员罗纳德表明﹐这些困难将会迎刃而解。
照顾手掌部分残缺者
事实上﹐利用电流驱动的人造手面世至今已有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全为完全没有手的人士而设计﹐忽略了手掌或部分手掌残缺的病人的需要。
为此﹐爱丁堡玛嘉烈矫形外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自七十年代末期就开始手研制可为断指人士提供帮助的装置﹐结果多年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今次发明由简单组件配合崭新意念而成﹐独特之处在于灵活易用﹐就连年仅几岁的小孩子亦能够驾驭﹐符合轻便﹑实用﹑美化和便宜四大设计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