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卫生署为查霍乱源头检验七百鱼缸
葵青再添一宗患者曾吃鱼
继不洁烧味后﹐香港食环署昨天再大举巡查市区内七百多个盛载海产的鱼缸设施﹐以检验海产是否有受污染。另一方面﹐卫生署昨天证实再有一宗霍乱﹐患者是居于葵青区的三十八岁女子。
卫生署官员亦承认一周六宗霍乱「有少许不寻常」﹐但未有证据显示霍乱有蔓延趋势。食环署昨日大举巡查有鱼缸设施的海鲜食肆和鱼档﹐共七百六十九间﹐于上周六部署行动﹐一连三天先扫烧腊铺﹐再巡查海产和饲养海产的海水有否受污染。
女子病发前未曾外游
卫生署证实上周五公布一宗怀疑霍乱个案﹐三十八岁女子已转送玛嘉烈医院。据了解﹐病人曾吃鱼﹐病发前没有外游﹐有腹泻病征﹐现时情况稳定。食环署发言人表示﹐六月六日和七日取走各种样本﹐化验结果显示未发现霍乱病菌。
港大微生物学家袁国勇教授就认为﹐一周六宗霍乱﹐显示病菌有一周时间扩散﹐但至今当局仍未找到源头﹐亦未能确定霍乱是否已平息﹐故不宜过早评论病菌有没有蔓延﹐应再观察几天。
他认为烧腊只在交叉感染的情况下传播霍乱菌﹐病源应为受污染海产﹐或饲养海产的海水﹐当局应加紧向这方面追查病源。
官员指七天六宗「不寻常」
卫生署顾问医生谢丽贤承认﹐七天六宗霍乱情况「不寻常」﹐但就未有扩散迹象。由于病人没有光顾过同一食肆﹐追查不容易﹐暂时未有证据显示六宗个案互有关连﹐该署将与食环署合力追查源头。
卫生署副署长林秉恩称﹐没有证据显示霍乱有蔓延趋势﹐正对近期发现的霍乱菌进行基因排列﹐看它们是否有关连﹐预计两三天后会有结果。她呼吁市民毋须太担心﹐只要保持个人﹑食物及环境卫生﹐便可预防受到感染。
食环署昨日除大举巡查食肆和鱼档的鱼缸﹐另一巡查重点为全港烧腊店﹐共搜查了三百五十五间。发言人称毋须等候样本化验结果﹐巡查迅速开始。今日将重查店铺﹐看看是否有店铺违规﹐亦会大力打击无牌熟食档。
卫生署自上周起﹐一连四天连续公布六宗霍乱﹐大多吃过蚝仔和海鲜等高危食物﹐四人曾进食过烧腊﹐卫生署最先锁定葵青区病源为烧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