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美国施行全球首宗喉移植,术后患者能说能唱

  美国一名男子二十三年前在一宗电单车意外中喉部受重创﹐从此失去语言能力﹐要依靠电子声带装置才能发出有如计算机合成器的声音﹐但在九八年成功接受全球第一宗喉部移植手术之后﹐声线已奇迹般恢复过来﹐现在不但能说能唱﹐更成为了一位健谈的讲者﹐用自己的经历来激励他人。

移植甲状腺三天能说话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有关喉部移植手术在九八年一月四日进行﹐负责为病人海德勒施行手术的俄亥俄州克拉弗兰医疗基金医护人员﹐最近发表病情跟进报告指出﹐海德勒的康复进度非常良好﹐并相信手术可帮助有同类问题的病人。
  为了给四十岁的海德勒寻找一个适合的移植声喉﹐医生足足用了半年时间﹐最后才选中一名四十岁因中风致死的男子的声喉。长达十二个小时的手术中﹐医生先切除海德勒的声喉以及部分气管﹑喉咙及神经﹐因这样才不会扰乱喉部的血液供应。
  除移植喉部外﹐海德勒也移植了捐赠者声喉附近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故此体内有两个运作良好的甲状腺﹐以及八个甲状旁腺。只三天时间﹐奇迹就出现了﹐海德勒张口就能说「哈啰」﹐后来更加入教会合唱团﹐又成了一名演讲者。
  手术最初完成的时候﹐医生们十分担心海德勒不能吞咽食物﹐但其后神经逐渐长出﹐喉部开始有感觉。至第四个月﹐海德勒就能随心所欲地进食而无所忌惮了。他说﹕「直至一年半后﹐我的声音才变得正常起来。但是我仍觉得『有声胜无声』啊﹗」

一度排斥声音衰退

  其实﹐这项崭新手术也不是一帆风顺﹐海德勒的喉部组织在九九年四月就曾出现排斥现象﹐以致声音逐渐衰退﹐但很快为医生察觉﹐并用药物制止了这情况。哈佛医学院的莫纳科医生说﹕「现代科技令医生可尽早发现排斥现象以便对症下药。」
  本身因为患癌切除了喉部的莫纳科认为﹐随着对抗排斥的药物愈来愈安全及有效﹐喉部移植手术很有开发潜力﹐预计将会日趋普及。

可望助喉癌者「出声」

  克拉弗兰医疗基金首席医生斯特罗姆表示﹐他希望下一次能为因癌症切除声喉且五年内没受过感的病人施行手术。
  相信这项手术将更加艰巨﹐因为将很难确定为治疗癌症而切断的神经腺末端位置。
  其实这项医学界创举﹐亦同时惹起了道德伦理方面的疑问。以前﹐大多数的移植是为了救人性命﹐即使移植或出现排斥现象﹐但为救命也在所不惜。不过移植声喉却并不是为救命﹐故预计将引起激烈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