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腔异味远离生活
一位16岁的花季少女,因患口腔异味失去了生活快乐。无论在学
校,还是放学回家,身边都没有伙伴。多少次她鼓足勇气走向前去,
想同人交往,人家都立即掉头避开。由此,她患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另一位青年人也因为口腔异味陷入深深的痛苦中。最近他受到了
两大重创,一是女朋友受不了他的气味同他分手,一是他公司老板嫌
他口气难闻将他辞退。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医生朱敏博士,日
前在讲述这两个求助者的故事后指出,俗称“口臭”的口腔异味,也
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疾患。它虽不能致人于死,却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
量,影响人的社会交往,其防治亟待引起关注。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负责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张博学教授,
不久前刚刚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口臭研讨会。他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
断进步,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要。清新的口气,不仅是健康的标志,也
是现代人文明形象的标志。从某种意义来说,口臭比心脑血管
疾病对人影响更大。因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因谁患心脑血管
疾病而排斥他,但对口臭患者往往退避三舍。
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口腔异味是舌面、牙龈等处的厌氧菌分解
含硫蛋白产生挥发性硫化物(VSC)造成的。含硫蛋白来源于食物。
试验发现,口腔异味与牙周病关系密切,导致口腔异味的细菌与牙周
病致病菌是相同的,它们既可以导致难闻气味生成,又可以破坏牙周
组织的胶原。口腔异味产生部位包括舌面、牙龈沟、咽后部等。由于
夜间唾液分泌下降,口腔内酸度降低,人一天中口腔异味最严重的时
间在清晨。临床上,若清晨测量口气值(VSC)大于150个ppb,则诊
断为口臭。
有报告说,祛除口臭,改善口气,需要全面清洁口腔。就医只是
有效防治的一个方面,日常的自我防护更为重要。平日可自行采用的
祛除口臭的措施有多种,物理方法有刷牙,使用刮舌器;化学方法有
使用含洗必泰、过氧化物、三氯生等漱口液及牙膏等等。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
刘正,多年来就口腔疾病防治进行过大量研究。刘正教授的观点是,
提高口腔健康水平,最重要的是让广大群众掌握口腔保健知识,使得
人人懂得自我口腔保洁。同时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加强合作,多为群众
提供方便易行的口腔保健用品。
据朱敏博士介绍,最近她与佳洁士口腔护理研究院合作,对22名
患口腔异味的大学生进行了一项治疗观察。治疗方法是非药物性的,
即单纯提供牙膏令其早晚刷牙。在第一二周的“治疗”中,给患者单
纯含氟牙膏;两周后给予含茶叶活性成分的牙膏,再两周后恢复给予
单纯含氟牙膏。其间,每周二、四进行口气值检测。在整个治疗观察
中,被观察者不了解所用牙膏的更换,检测者也对被检测者情况完全
不知情。其检测情况显示,前两周其清晨测量口气值(VSC)均在150
个ppb以上,有的达200多个ppb;中间两周,测量口气值(VSC)均降
至150个ppb以下;其后测量口气值又恢复到从前的水平。
朱敏博士的临床体会是,口腔异味患者用药,往往用用停停,难
于坚持。在口腔保健方面,群众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刷牙。对于口腔
异味,如果能够通过使用牙膏牙刷来解决,则找到了可持久运用的口
腔清洁好措施。
在日前举行的专家、企业、大众媒体共同参加的口腔健康教育研
讨会上,佳洁士口腔护理研究院张克博士透露,作为口腔护理的高新
科技创新基地,该研究院在瞄准人们预防龋齿的基本需求的同时,也
在针对一些特殊需要人群积极研发新兴技术,目前已经研制出了诸如
清新口气、洁白牙齿、脱敏等多种类的口腔保健用品。
最近10多年来,口腔卫生保健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追求口气清
新、牙齿洁白的人越来越多。张博学教授回顾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19
88年成立以来所走过的道路,不禁感慨万千。他说,改善我国群众口
腔卫生状况,需要专家、企业、大众媒体共同努力。
郑灵巧 (2001.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