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口腔生癌及早检查可帮助治疗

  香港的口腔健康教育已达至发展国家的水平,很多人每年会做两次牙科检查及洗牙,然而多数人在例行检查中,只着重于牙齿及其支持组织的健康状况。其实,身体其它部分的毛病,有不少会在口腔内的软硬组织呈现。例如肺结核病(肺痨),会引起舌头的溃烂﹔末期子宫癌,可扩张至下颌骨。或许你自觉身体健康,一年也不用看医生一次,但半年一次的口腔检查中,牙科医生却可能是首位发现你身体毛病的人。

口腔肿瘤症状不明显

  大多数口腔肿瘤在发病初期是毫无症状的,病人往往难于察觉,或误以为只是牙龈发炎和损伤性溃疡等,因而延误治疗,甚至丧失了治愈的机会。大家要特别注意在口腔黏膜、舌侧等位置上擦不掉的白色块及红色块,不要掉以轻心,他们都可能是癌病的先兆。
  口腔恶性肿瘤有多种,这里介绍数种﹕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鳞状细胞癌)、Adenocarcinoma(Ad,腺癌)、Malignant Lymphoma(ML,恶性淋疤瘤)、Malignant Melanoma(MM,恶性黑素瘤)及Plasmacytoma(Pl,浆细胞瘤),病发主要区包括牙龈、口腔底黏膜、舌、唇、颊黏膜、颚、咽喉等处。
  顾名思义,他们多呈肿凸状。SCC占口腔肿瘤百分之九十,可以由无痛演变至火山口状溃疡,口腔底黏膜、舌、唇、后下颌区均为主发区域。Ad在颚呈圆形凸起,可软可硬,甚至侵入颚骨。ML发生于淋巴组织密集部位,如咽喉、扁桃腺、舌底。MM多在黏膜呈棕色或黑色点子。Pl多在扁桃腺区呈大型红色肿块。
  口腔肿瘤的诱发因素包括抽烟、酗酒、梅毒、营养不良、常吃过烫和辛辣的食物、创伤、不良的假牙、尖锐的牙齿边缘、过滤性病毒(尤其疹)。

药物‧手术‧放射治疗

  现今对肿瘤的检查及治疗方法已很先进,只要早点求诊,治愈或受控制的机会也相对地提高。但MM的致死率仍然很高。医生会视乎个别病况作出适当处理,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调整饮食与生活习惯、及时处理口腔病患、更换不良的假牙都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定期口腔检查,是整体保健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

文﹕香港大学学生会牙医学会  口腔卫生推广委员会洪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