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腺瘤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肿瘤,以30~50岁居多,女性略多
于男性,一般为单发。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包块,边界清楚,可随
吞咽上下活动,若伴囊性变时则肿瘤骤然增大。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
包膜完整,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偶尔可见体积巨大者。常见出血、
坏死、纤维化、钙化、囊性变及囊肿形成。
病理诊断甲状腺滤泡性癌时,最大的困难是与滤泡性腺瘤鉴别。
大体上,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相似:有一完整的、有明显增厚的包膜。
显微镜下,肿瘤呈小滤泡型或小梁型等组织结构以及相同的细胞形态,
两者均可见到出血、坏死、梗死、分裂像。鉴别两者的要点是:包膜
侵犯和血管浸润,两者必具其一。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判断包膜侵犯和血管浸润则常常成为难题,
易引起诊断上的困难。我们的体会是:1.包膜侵犯:要看到肿瘤“切
断”包膜的胶元纤维使之产生缺口。肿瘤包膜的胶元纤维不被“切断”
的挤压、内陷、残留等,则不能作为包膜侵犯对待。2.血管浸润:要
具备两个条件:(1)包膜中或包膜外的血管;(2)血管中的肿瘤团
块由血管内皮细胞包绕。血管浸润的标准之所以订在包膜中或包膜外
血管,是因为包膜内肿瘤中的血管内出现肿瘤团块是常见的现象,无
预后意义。
由于滤泡性癌有血管浸润的特点(乳头状癌则以淋巴管浸润为主),
因而,血管浸润比包膜侵犯更具有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