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据统计,如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正以每日16000人的速度剧增,面
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成功地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已成为人类最为强烈的愿
望。那么——

艾滋病疫苗离我们有多远

  ●目前世界上有十几种候选疫苗正在临床试验
  ●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的新一代疫苗被许多科学家看好
  ●我国有两种疫苗计划明后年“上人”
  ●进入人体试验离成功还有距离,但成功时间会提前

  自80年代以来,全球的科学家一直在顽强地进行艾滋病疫苗的研
制工作,不仅发达国家,一批发展中国家近年也纷纷加盟。我国艾滋
病疫苗研究虽然起步不早,但已引起世界广泛注目。

  目前世界上有十几种候选疫苗正在临床试验我国有两种候选疫苗
    计划明后两年申请人体试验

  日前,记者在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看到了一张艾滋病候
选疫苗名单,名单上列出了过去近20年全球科学家努力的结晶,并标
明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其中,有些疫苗已证实成功无望而停止试验,
有些正处在临床前试验,有些则已进入临床试验。仔细数数,正在临
床试验中的16种候选疫苗,有11种为Ⅰ期临床,3种为Ⅱ期临床,两
种开始进入Ⅲ期临床。
  该中心副主任、国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主任邵一鸣教授介绍说,
国际对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始于80年代。所研制的疫苗,可分为基因
工程疫苗和传统疫苗两大分支。基因工程疫苗即利用分子克隆等基因
工程技术,将艾滋病病毒结构或调控蛋白中含有重要免疫表位的基因
置于适当的载体上,在体外表达纯化后进行免疫或直接导入机体进行
表达,从而诱导机体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应
答,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此类疫苗有亚单位疫苗、DNA疫苗、
病毒样颗粒疫苗和活载体疫苗等。对于这些疫苗,目前已进行了大量
的基础研究、临床前试验。记者所见上述候选疫苗名单皆为此类疫苗。
而艾滋病疫苗动物试验中显示出最明显保护效果的是传统疫苗中的减
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是将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或动物体内长
期传代,或用人工方法对一些重要基因进行突变或删除,使其在保留
生长和免疫原性的基础上失去致病能力。此疫苗在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上都与天然病毒最接近,而且易生产、易纯化、成本低、效果好。然
而,由于对艾滋病减毒活疫苗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致使其现仍处于
基础研究阶段,尚无一种疫苗进入临床实验。

  邵一鸣教授一直承担国家艾滋病疫苗研究项目,他所领导的国家
艾滋病参比实验室,在对国内流行的各类艾滋病病毒毒株进行系统基
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基础上,开始艾滋病疫苗研究,在过去的
5年时间里,他们与欧盟合作研制出我国流行的艾滋病病毒毒株的病
毒样颗粒疫苗和DNA疫苗,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到预期的效果。邵一
鸣透露,按照研究进度表,今年底将完成全部实验阶段工作,计划明
年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呈交报告,申请进行DNA疫苗的人体观察。
如果获得批准,将开始这一疫苗的Ⅰ期临床试验。邵一鸣还透露,国
家艾滋病参比实验室还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合作,正
在加速研制病毒载体疫苗,目前正在实验室进行各种载体和重组病毒
的构建及各项指标的测定,预计明年底完成实验室阶段工作,后年申
报“上人”。

  疫苗进入临床阶段不等于成功获得有效艾滋病疫苗既可能又可行


  邵一鸣说,当前在人们观念上有一个误区,好像一听说某艾滋病
疫苗进入人体试验就以为成功了。实际上,疫苗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后
的路还很长,而且多数疫苗会经不起验证而夭折。
  据介绍,任何疫苗研制都需要经过实验室阶段和临床阶段。实验
室阶段研究是发现有苗头的候选疫苗、并通过动物试验初步验证其安
全性和免疫原性。临床研究阶段主要有3期。Ⅰ期临床,准许接种观
察10~20人,目标是验证安全性。Ⅱ期临床,可准许扩大到观察数百
人到上千人,目标为观察其免疫反应和进一步验证安全性。Ⅲ期临床,
通常需接种观察几千人,以验证疫苗保护免受感染或避免发病的效力。
通过三期临床考验,方可获准生产和应用。
  国际上最早开始艾滋病候选疫苗临床试验的时间是1987年,至19
96年的10年间,在数千名志愿者身上进行了对20余种候选艾滋病疫苗
的评估。而时至今日,仍无一个疫苗被证实可以应用。
    邵一鸣称,艾滋病疫苗尚未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艾滋病病毒
的致病机理和免疫机理尚不清楚,艾滋病病毒基因存在高度变异,而
既往疫苗研究技术路线又过多集中于单一疫苗。
  不过,邵一鸣认为艾滋病疫苗研制前景并不悲观。他说,人类能
否获得有效的艾滋病疫苗,科学上的可能性是肯定的,现实中的可行
性也是肯定的。
  的确,科学家们大量研究已证实,实验性疫苗,已经保护灵长类
动物免于艾滋病毒感染或发生艾滋病样疾病:一些候选疫苗可以在志
愿者身上诱导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并被证明是安全的;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在感染后血液中的病毒载量高低不一。邵一鸣介绍新近研究表
明,低病毒载量的感染者一方面病情进展缓慢,另一方面较高病毒载
量者不易感染他人,因此有助于降低病毒载量的疫苗,可能会使感染
者长期保持健康,并减少其病毒传播他人的机会。

  艾滋病疫苗具体哪年能制成应用尚难断言然而近年科研明显提速
成功时间肯定提前

  能不能预估一下艾滋病疫苗研制成功的时间?邵一鸣说,疫苗实
验室阶段时间因种类不同长短不一。临床阶段时间相对固定,3期共
需要6~8年。其中,Ⅰ期1~1.5年,Ⅱ期2年,Ⅲ期3~5年。由于现
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和长期经验的积累,使近年艾滋病疫苗实验
室阶段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有新方法和新思路一般只需2~3年即可以
完成实验室阶段工作,进入临床。而且,在疫苗研制策略上,也不是
从前搞一个不成再搞第二个,而是多种设计、多类疫苗并行进入临床
试验,其结果大大加速了艾滋病疫苗研究的速度。

  产生这一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艾滋病疫苗
的重要,所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多。在艾滋病控制上,已明确作出以宣
教为主的行为干预和以疫苗为主的生物医学干预并重的策略调整。在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银行和国际艾滋病疫苗创意组织等国际机
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各自的高技术和测试现状优势,
共同研发艾滋病疫苗的合作正在兴起。美国继1997年宣布10年攻克艾
滋病疫苗计划后,今年又将艾滋病、疟疾、结核病3种疫苗研制确定
为国家目标。最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为此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
讨艾滋病等3个疫苗的科技攻关,并邀请有关国家的科学家和主要疫
苗及药物研制公司参加。

  刚刚参加了这一会议的邵一鸣教授说,对于这3种疫苗的攻关,
会议上科学家们一致同意的排名顺序先后为艾滋病疫苗、疟疾疫苗和
结核疫苗,预计完成研制并投入使用的时间分别为10年以内,10~15
年和20年。有利于艾滋病疫苗提早研制成功的因素,还有近年科学界
观念上的一些变化。诸如,对于被称为有效疫苗,不再要求有效率10
0%,不再要求它一定产生保护受试者绝对不被感染的所谓无菌性免
疫等等。过去只强调一级预防,一观察到接种后有感染,就判定疫苗
不成功的观点是片面的。其结果造成阻止感染者发病的二级预防和阻
止感染者将病毒传播他人的三级预防,都被忽略于疫苗研制之外。认
真分析以往成功应用的人类疫苗的资料可以看到,并不存在产生无菌
性免疫或100%有效的疫苗,能够提供70%~80%保护率或能保护受
试者免于发病就已经是很好的疫苗了,以往有效控制人类细菌或病毒
性疾病的疫苗均属此类。而即使只能延缓发病或减少感染者传播他人
机会的疫苗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依据目前的研究速度,邵一鸣预计到2005年全球会有超过30个艾
滋病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至少5个疫苗进入能证实其是否有
效的Ⅲ期临床试验。除上述DNA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外,邵一鸣实验
室正在和沈荣显院士实验室加速研究的新一代基因工程和减毒活疫苗,
也被许多科学家看好。因为,其设计借鉴了我国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疫
苗的成功经验而独树一帜。该病毒与艾滋病病毒同属慢病毒,其疫苗
是世界中惟一成功的慢病毒疫苗,在我国已应用20年,完全控制了该
病在我国的流行。

  邵一鸣说,我国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明确制定了研制出针对我
国流行毒株艾滋病疫苗的目标。最近国务院有关领导在国务院防治艾
滋病协调会议上指出,我国国家大,人口多,防治艾滋病一定要搞疫
苗。中国科学家将以此为动力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艾滋病疫苗的协同
攻关。邵一鸣相信,借助全球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强劲势头,加之经过
调整后更科学的策略和更现实的目标,必将促使能在全球艾滋病防治
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艾滋病疫苗早日出现。
郑灵巧  (200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