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holine007.gif (8163 字节)
肾虚≠肾炎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杨元德

  最近,我连续收到两封青年人的来信,询问他们患了“肾虚”能否治好?能否发展为肾炎?对于他们的咨询,我觉得很有普遍意义,因而,提笔答复如下。

  有些人患了“肾虚”,就误认为是得了肾炎,忧心忡忡,其实肾虚与肾炎本非一回事。有的青年多次验尿均无异常,中医还诊断为“肾虚”,是真的肾脏有器质病变吗?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白中医“肾”的实质是什么。

  祖国医学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内容相当丰富,独自成为一完整的医学体系。祖国医学中的“肾”,它不仅指解剖上的肾,而且是一个生理作用相当广泛,与人体生殖生长发育、消化、水液代谢等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重要脏器。中医对肾很重视,称为“先天之本”。中医的肾,除包括泌尿系统肾脏以外,还包括了许多内分泌,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的生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还含有部分脑与脊髓的功能。因而,当肾虚时会出现全身一系列衰弱的症状。

  肾虚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医的肾虚,又叫肾气虚损。分为肾阴虚与肾阳虚两种,严重的也有肾阴阳具虚衰的。(1)肾阴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憔悴、消瘦、腰脊酸痛、两下肢无力、耳聋耳鸣、自觉低热颧红、手心足心微热、头晕目眩、梦遗尿多等症。中成药可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针灸中极、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2)肾阳虚:主要表现为面色白、畏寒四肢冷、腰腿冷痛、尿频而少、轻微浮肿、阳萎、慢性腹泻等症。中成药可用肾气丸、金匮肾气丸、益肾丸、右归丸、肾宝、桂附地黄丸等;针灸肾俞、命门、志室、次、关元、气海、三阴交。

  中医治病是辨证论治,肾虚是中医辨证的一个类型,很多西医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出现肾虚的表现。如神经衰弱、高血压病、肺结核病、糖尿病多见肾阴虚;而结肠炎、肠结核、慢性前列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多见肾阳虚,临床必须在确诊后,结合中医辨证,运用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收效良好。

  得了“肾虚”是不会发展为肾炎的。肾炎西医称为“肾小球肾炎”或“弥漫性血管球性肾炎”。临床依据病理长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肾炎一年以上反复不愈,即转为慢性肾炎。主要症状是以全身水肿、血压增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尿量明显减少。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及儿童为多,男女之比为2比1。

  肾炎常常在感冒、扁桃腺炎发病后半月左右突然袭来,为什么呢?原来是“溶血性链球菌”在作祟,即感染之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患了肾炎后,在生活上应注意些什么呢?(1)急性肾炎必须卧床休息,应休息到症状及尿化验完全正常为止。(2)要注意腰部保温防湿,以防肾脏局部缺血,两下肢及足部也应当保温。(3)饮食要适当限制蛋白质食物,依据水肿情况给低盐或无盐饮食,尽量控制饮水量。(4)肾炎属于中医“水肿”病范畴内,临床又分为“阴水”与“阳水”两种类型。中药茯苓、车前子、黑丑、白丑、夏枯草、冬瓜子、桂皮等均有利尿作用,可“辨证论治”酌情选用。

  

摘自: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