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WU Banner from WebUnion Chinese Network

WebUnion Chinese Advertisement Network - Click Here to join

世界医疗潮流预防为主

北京肿瘤医院教授徐光炜 

  预防为主是世界卫生事业发展的潮流,对被称之为世纪顽症的“癌”更应早预防,早查治,树立防癌重于治癌的新医疗观念。

  癌症发现愈早,治疗效果也愈好,我国曾提出“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作为防治癌症的战略。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著名的“三个1/3”防治癌症的战略思想,其中也包括了1/3肿瘤可藉当今的医疗技术做到早期发现和治愈;1/3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延缓生命;1/3的肿瘤则可以预防。

  从理论上讲,普查的主要好处是能早期发现某些尚无症状的肿瘤,及时加以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其次,也因癌症发现较早,可施以破坏性较小的手术,这样不但术后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保存劳动力,且常可免除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之苦,节省卫生资源及花费,也可使众多非癌症的受检人员解除“恐癌”之虑。

  但是实际上由于人体的癌症甚多,各部位、各脏器的癌症又各个不同,即使同一器官的癌症,其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性也甚大。一般言之,恶性度较低,发展较慢,通过普查检出后治愈的可能性就较大。反之,恶性度较高,发展较快,往往普查检出后,虽经治疗也仍不能改变其最终亡于该疾的结局。更有普查时未发现异常,普查后不久因出现症状而被诊断最终不治者。如欧、美均有以拍胸小片及查痰中癌细胞为手段,每三月一次对高危人群做肺癌普查,最终并不能降低死亡率的报道。所以癌症的不同生物学行为是决定癌症普查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普查的方法或检测的手段,其愈灵敏,特异性愈强,就愈易发现早期无症状的癌症,而又不致发生过高的假阳性,这样普查的效果也就会更好。当然另一重要的因素是治疗手段。如果治疗方法先进,治愈率高,即使普查方法不够灵敏,检出的肿瘤已不是很早期,仍可以获得一满意的治疗效果,从而也可使普查更被肯定。当然在评价癌症普查的利或弊时,主要的或最终的评价指标是该肿瘤的死亡率是否下降,而并不是单纯地评价该方法能检出多少早期癌或使该癌的生存期延长了多少。其次也应考虑社会经济效益。

  美国曾于1973年组织了规模颇大的、著名的全国性乳癌普查工作(BCDDP),由于组织了美国27个城市28个一流的癌症中心参与,所以检出率较高,早期乳癌病例也较多。10年后又组织了专家组对此项普查工作进行评估,专家组在复习了病理切片后,认为在众多检出的早期乳癌中,存在诊断过头现象,不少病例尚处于异型增生阶段,还未发展至癌。这种“临界”病例一般发展甚慢,可处于“早期”阶段经年而不发生浸润或转移,相当一部分是终其一生而不发病。近年来,由于建立了PSA(一种血清标记物)检查前列腺癌的简便而特异的方法,使前列腺癌在健康老人中的检出率大增,但也遇到类似乳癌普查中所发现的如何处理这种“临界”病例的困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及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癌情,目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癌症普查的应限于技术方法较成熟的宫颈癌及乳腺癌两种癌症。宫颈癌普查的重点应放在农村,乳腺癌普查的重点应放在城市。另外,如肝癌、大肠癌或食管癌、胃癌等常见肿瘤,应在该类癌症的高发区作为一项科研工作进行普查试点。

  目前,一个癌症病人的治疗医药费用十分昂贵。相比而言,预防性的普查则节省得多。希望各级领导和群众树立科学的医疗观念,积极参与普查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