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胆心综合症”
一位68岁的老年妇女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症十几年,近几年来反复发生黄疸、发烧和右上腹痛,并伴有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做心电图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被诊断为冠心病。但病人按冠心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来病人因胆结石嵌顿做胆囊切除术,术后不仅胆道疾病的症状消除,心脏不适的症状也消失了。
医学把这种因患胆囊疾病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活动失调和心电图异常的现象称为“胆心综合症”。由于胆囊疾病很常见,所以胆心综合症并不少见。为什么患有胆囊疾病的人会发生胆心综合症呢?1968年,国外一位名叫弗来特曼的专家首先提出了胆囊疾病与冠心病两者相关的观点。原来,支配心脏的感觉神经和支配胆囊的感觉神经在胸4-5神经处有交叉现象,故而当两者中有一方出现病变时,便可互相影响。所以,当胆囊发生病变时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脏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心肌缺血,发生心绞痛,并会诱发心脏活动失调,引起心律不齐。还有,当胆道发生梗阻,血中胆红素和胆酸浓度增高时,迷走神经兴奋,直接抑制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和心脏的传导系统,引起各种心律不齐。另外,胆道感染时细菌产生的内毒素也会抑制心脏活动,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心脏病变。
虽然胆囊疾病引起的胆心综合症所致的心脏病变与冠心病极为相似,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胆心综合症的特点之一是心绞痛持续时间长,二是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不易缓解。加之胆心综合症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和情绪激动时发作,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胃脘胀痛、右上腹痛和右背疼痛等症状。通过检查,有典型的胆囊炎、胆结石、或胆道梗阻的表现。
对于胆心综合症的治疗应以治“本”为主。在急性发作期还要“标”“本”兼治,除应用消炎利胆的药物外,要兼顾心脏症状的治疗,如应用硝酸甘油等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者,应积极进行胆囊手术。但这种病人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以免因心脏症状而使病人发生意外。据临床观察,有胆心综合症的病人做胆囊切除术后,95%的病人心脏功能不全的症状在半年内可以消失,心电图亦会逐渐恢复正常。(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