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老鼠特异基因有可能破解不育之谜

香港中大与上海合作研究

  【明报专讯】香港与上海的研究员合力首次在老鼠的附睾上皮细胞内﹐发现一种独有抗菌能力的特异基因﹐有减低附睾受细菌感染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可作为避孕及抗性病的新方法﹐更可为不育男士带来生机。
  中大上皮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小章博士指出﹐已知部分不育的男士是由于免疫力问题和附睾炎所致﹐而新的特异基因则可增加附睾的抗菌能力﹐故应可解决这类的不育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有百分之五有性行为的男士患有附睾炎﹐当中小部分会引致不育。
  附睾是睾丸上的一条卷曲管子﹐是精子成熟和储存的地方。
  陈博士解释﹐当精子从睾丸中产生后﹐并没有受精能力和运动力﹐必须经过附睾后才能变得成熟。专家发现﹐老鼠的附睾上皮细胞有一种特异的抗菌基因﹐试验发现能令附睾免受大肠杆菌感染﹐至于其它病菌则未进行测试。

可发展成抗性病新方法

  陈博士称﹐控制这种基因或可成为日后避孕和抗性病的新方法﹐例如降低或停止抗菌基因活动﹐可令精子无法低抗细菌侵袭而死亡﹐达到避孕的效果﹔增加抗菌基因的功能则可令附睾的低抗力上升﹐减低被性病感染。
  专家们亦不排除﹐部分不育的男士可能与附睾抗菌基因失效有关﹐若证实两者有关则可透过调节基因功能而令患者重拾生育能力。陈小章说﹐由于这基因只在附睾内独有﹐故调节后不会影响其它器官的运作。
  目前﹐两地的专家已在雄性的老鼠和猴子找到类同的附睾特异基因﹐因此相信男人亦有类似的基因﹐故下一步将会在男士身上发掘这基因及验证其功能。
  这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和中大合作的研究﹐已获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所接受。陈博士称﹐新基因是由上海的专家发现﹐本地专家则负责检证基因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