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锅,识食性
这两天气温明显下降﹐呼呼寒风﹐又是与友人热热闹闹打边炉的好时机﹐边说边嚼﹐暖笠笠的度过一个晚上﹗可是﹐打边炉宜忌要认识﹐才能吃得其法﹐不然﹐当发现吃出个小肚腩﹐或吃到喉咙肿痛﹐落得打败仗境地﹐便后悔太迟了﹗这里教你以长胜姿态吃火锅。
营养师说﹕“打边炉够健康﹗”焯熟食物﹐不煎不炸﹐符合健康饮食原则。
中医师说﹕“打边炉太燥热﹗”对着炉火﹐加上燥气汤底﹐身体易起热风。
所谓“健康”与“燥气”﹐并非绝对﹐若果吃不得法﹐随时适得其反﹐健康变疾病﹔吃得其法﹐则燥气能解。大嚼一番前﹐还是先看看以下四大食识﹕
食识一﹕肉类少吃
每逢打边炉﹐桌上总是放满了一碟碟肥牛﹑海鲜﹑肉丸等肉类食物﹐更吓人的是﹐不知不觉间﹐大家竟能把桌上食物全部扫光。
注册营养师刘立仪说﹕“肉类太多是打边炉的致命伤﹗”她补充说﹐成年人一餐吃肉的分量以不超过三两为健康标准。可是﹐我们在打边炉时吃的肉类分量﹐却远远超过标准。
胆固醇高﹑尿酸高﹑肾功能弱以及肥胖人士﹐特别要注意控制肉类的分量﹔高血压患者﹐不宜吃过多加工肉类食物及用太咸的调味料。同时﹐由于汤底含高钾质﹐高尿酸和血钾高人士不宜喝汤。
识食贴士﹕
■点菜前﹐先算一算肉类的分量﹐免得“唔觉唔觉”﹐愈吃愈多。
■蔬菜分量无限﹐有益之余﹐更能满足你“大嚼一番”的食欲。
■乌冬﹑芋丝等五谷类食物能填饱肚子﹐先以它们“打底”﹐可减少吃肉量。
■肉类中﹐以新鲜鱼片比较健康﹐脂肪低之余﹐更有助预防心脏病。
■肥牛脂肪甚高﹐应以普通牛肉代替。
食识二﹕首选清汤底
如今打边炉的汤底选择五花八门﹐什么四川麻辣﹑泰式冬阴功﹑印度咖喱﹑芫荽皮蛋……令人食指大动。
刘立仪说﹕“清汤最健康。”所谓清汤﹐是指以蔬菜﹑豆腐等熬制的菜汤。至于那些麻辣﹑冬阴功等汤底﹐因油分太高﹐多吃无益﹔相反日式火锅的汤底油分较低﹐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师徐龙望说﹕“沙爹﹑咖喱及辛辣汤底会增加燥热﹐应尽量避免。”
识食贴士﹕
■素菜火锅最健康。
■嫌素菜汤底淡而无味﹐可在汤底中加一些天然香料﹐如芫荽﹑花椒﹑八角等。
■在汤底中加入豆腐﹑皮蛋﹑芫荽及芽菜等寒凉食品﹐能中和燥热。
食识三﹕勿忘清热饮品
吃火锅﹐最怕吃出热气来﹐弄得咽喉肿痛﹐甚至长暗疮﹐各位“热底”之人﹐要急谋减热气方法。
徐龙望指出﹐身体壮实或阴虚火旺的人应减少打边炉﹐以免燥上加燥。有手心微热﹑面色苍白﹑口唇紫暗﹑面红﹑精神疲倦及怕冷等征状者﹐体质便属阴虚火旺。吃太多火锅﹐可能会出现喉干﹑舌燥﹑咽喉肿痛﹑面色干黄﹑暗疮或小便黄赤等﹐严重的﹐甚至会便秘。
识食贴士﹕
■喝蔗汁﹑酸梅汤﹑银花茶﹑豆浆等饮品可清胃热﹐而红萝卜水或润肺汤水亦可减低燥热。
■汤底本身已属燥热﹐所以喝火锅汤绝不能抵销燥热。
■有谓把食物蘸些生鸡蛋﹐有助降温﹑减燥热﹐其实这是行不通的。而且生鸡蛋可能带有沙门氏菌﹐会引致肠胃炎。体质虚弱﹑有肠胃毛病﹑老人及小孩要特别小心。
食识四﹕焯熟才入口
打边炉时﹐锅内食物未吃罢﹐已急不及待添入生肉﹐令人搞不清食物焯了多久﹐管它熟与不熟﹐还是照放进口中。这是危险的﹗
进食不洁或未经煮熟的食物﹐有机会感染各种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甲型肝炎﹑痢疾﹑肠胃炎等﹐大家切记﹕海产及肉类食物至少要在沸水中焯三至五分钟。否则吃到半途﹐肚痛入院﹐便得不偿失。
识食贴士﹕
■预备两双筷子﹐分别夹生及熟的食物。
■食物应先解冻﹐才放进锅内﹐因为冰冻的食物会令水温下降。
■先把已焯熟的食物盛起﹐才把生的食物放入﹐避免细菌从生食传播开去﹐同时亦方便掌握食物在锅中的实际时间。
打边炉餐单建议
以下三类食物的建议量﹐以一人为标准﹕
蔬菜﹕4两
肉类﹕2﹣3两(2至3粒肉丸﹑2粒带子﹑4片鲩鱼片)
五谷类﹕一碗分量的五谷类食物﹐如粉丝﹑乌冬等
打边炉时﹐如吃分量多于以上建议﹐早餐及午餐的分量宜酌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