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年龄”与“超常老化”
“肠道年龄”乍听起来是个很生疏的概念,实际上作为一种反映
体质状况的健康数据,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当我们通过肠道内
各类菌群的平衡程度,判断肠道的老化状态、现代生活病的发病率时,
“肠道年龄”就是一个主要参数。
就人类而言,婴儿出生的第5天,肠内便充满双尾菌等属于从事
肠道清洁卫生的有益菌群。断奶以后,从转入成年人饮食开始,拟气
杆菌等中立的厌氧菌逐渐增殖,最终达到90%,而有益菌群剧减至10
%,此后,这种格局将贯穿整个成年期,不会有大的改变。但是,在
步入老年期的55~60岁这一年龄段,有益菌群数量再度减少,产气荚
膜杆菌、大肠菌等有害菌增多,长时间便秘、大便的异味和肠胀气是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由此看来,所谓肠道年龄,实际上就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肠
道内菌群势力分布的变化的阶段反映。虽然还未精确到具体年龄段上
菌群平衡到何等状态,但有害菌群增多无疑将加速人体的衰老过程,
造成生病的各种土壤条件,所以对肠道环境的自测检查十分必要。
一个健康人的肠道年龄与其生理年龄相差不大。据日本理化研究
所微生物室辨野义己教授的统计,近年来,日本10~20岁的年轻人的
肠道年龄呈明显老化趋势,而女孩子的情况尤其令人堪忧,有些人如
按她们的肠道年龄推断,称其60岁也毫不为过,究其原因主要来自饮
食生活中的偏食等不良习惯。比如不科学的减肥、节食等。一些中老
年的公司职员,由于业务上的关系酒宴应酬较多,加上抑郁情绪的影
响,都会导致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失调。
对于肠道年龄的超常老化也并非无计可施,重新审视自己的饮食
结构,找出肠道年龄老化的起因,努力排遣抑郁情绪,养成良好的饮
食卫生习惯,就完全可以让老化的肠道年龄重返“青春”。
饮食方面比较有效的纠正措施,如多吃薯类、豆类、全麦类等富
含纤维的食物,因为食物纤维可以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活动,加速胆
固醇和中性脂肪的排出,承担起肠道“清洁夫”的角色。日本厚生省
向国民推荐的标准为:每人每天摄取20~25毫克食物纤维。此外,对
于任何肠道异常现象都要及早察觉,切不可等闲视之。
(胡连荣编译自《日本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