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失眠的自我调治

  一般认为,约有30%的成人患有失眠症,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失
眠的经历。
  引起失眠的原因可能有:1.精神压力过大。2.生活起居不规律、
高强度脑力劳动、体力活动过少、长期坐办公室工作者最易患失眠症。
3.滥用安眠药或兴奋药。4.睡前吃得过饱或饥饿;睡前饮用浓茶、咖
啡或其他兴奋性饮料。5.睡眠中有强光、噪声;卧室内温度过高或过
低。6.对失眠持有不正确的态度,如认为每晚必须有8小时睡眠,当
自己睡眠不足此量时,便担心睡眠不够,以至精神紧张。
  对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医生应尽量确定其失眠的原因(往往不只
一个),以制定长期治疗方案。
  首先考虑可能性原因:(1)是否同时存在内科疾病;(2)是否
滥用咖啡因、尼古丁或酒精等;(3)合并焦虑型精神障碍或处于急
性或慢性应激状态;(4)睡眠窒息、夜间肌肉痉挛;(5)偶然事件
如惊恐发作或梦魇;(6)存在行为学问题,包括过分担心不能入睡,
作息无规律或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患者的日记(包括就寝、起床时间、
就餐时间及数量、饮酒、锻炼、用药情况及每天的睡眠持续时间和质
量等),可能提示影响患者睡眠的生活方式,这对诊断和治疗非常有
益。如果患者与他人同住一个房间,应向同住者询问患者是否打鼾,
睡眠过程中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白天睡眠过多等。对可疑有睡眠呼吸
障碍综合征的患者,应建议其做一些必要的检查。
  行为干预法简单而有效。患者应只有当想睡时才上床,睡前不进
行任何动作。如果患者上床15~20分钟仍不能入睡,应该下床去另一
个房间,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并避免看电视,只有当想睡时才回到床
上,以重建卧室与睡眠的关系。不论夜晚睡眠如何,都应该在早上固
定时间起床,这样可固定睡眠—觉醒节律,并提高睡眠效率。尽量减
少或避免白天打盹以增加夜间睡眠。
  药物治疗失眠的原则是: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间断给药(每周2
~4次);短期用药(连续用药不超过3~4周);逐渐停药,注意停
药后失眠反弹,减药要缓慢。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安眠药一般是苯二氮类。苯二氮类又称弱
安定剂。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副作用少。这类药物又可分
为短作用药和长作用药。短作用药目前以咪达唑仑为代表,中长作用
药有安定、硝基安定等。一般而言,短作用药要比长作用药副作用少
一些。短作用药适用于入睡困难,中长作用药物适用于中途易醒、早
醒的患者。
郑惠民  (200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