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多了
大肠癌包括盲肠、结肠与直肠癌,它是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最高
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在世界上属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国家,但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使大肠癌发
病率逐年增加,1992年上海市调查显示结肠癌位于十大肿瘤第四位。
令人忧虑的是,大肠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
便血等症状,病程已经达到中晚期。更为可怕的是,手术效果与患病
阶段有密切关系:早期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晚期癌
即使手术,存活率也不足1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防治大
肠癌的关键。
大便隐血试验大便隐血试验在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有研究者对确诊的大肠癌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隐血试验阳性者
占93.4%。因此,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大便隐血检测:中老年
人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症状或乏力者;大肠癌术后多次复
查隐血试验持续阳性者,应怀疑肿瘤复发或又新发肿瘤;大肠癌患者
直系亲属;大肠癌高发区50岁以上人群。
直肠指检我国低位大肠癌最多见,可占所有大肠癌的60%~75%,
而其中又有81%~95%的距肛缘7厘米范围之内。70%的直肠指检可
触及肿块而获得诊断。因此,健康普查时应将指检列为常规。对可疑
患者,必要时采取蹲位或嘱病人增加腹压以增加指诊检查的深度,更
有利于发现低位直肠癌。
灌肠与气钡双重造影高质量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可检查到大
肠中直径0.5厘米微小癌灶,其中对于凹陷型检出率为48%,平坦型
检出率为73%,可以作为大肠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纤维结肠镜检是早期大肠癌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手段。纤维结肠
镜可以观察其位置,癌肿下缘距齿状线的距离、大小、形态、侵犯肠
管的范围,癌肿以上肠管有无其他瘤变等。目前纤维结肠镜检已能发
现1厘米以下甚至0.5厘米以下的早期癌,对比较小的早期癌及有蒂型
早期癌,经纤维结肠镜还能完成全瘤活检,了解其病理分化程度。因
此,凡有大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40岁以上者
应每年进行一次全结肠检查,有利于发现大肠腺癌、家族性大肠腺瘤
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期病变及早期癌。
内镜超声检查内镜超声就是将带有超声探头的内镜导入大肠腔内,
在肠腔内与肠纵轴垂直的方向进行扫描。因超声传感器距病变很近,
没有气体干扰,采用分辨率较高的高频探头,可准确判断病变的浸润
深度,有无邻近脏器的侵犯以及有无肠旁肿大的淋巴结等,对术前术
式的选择也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已建议将腔内B超列为术前常规检查
项目。
普通B超检查可以发现直径1厘米以上的大肠癌肝转移灶。
罗学宏 (2001.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