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细胞因子研究证实

跨膜型肿瘤因子杀瘤谱广

 健康报讯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李卓娅教授主持
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跨膜型及分泌型细胞因子转换机理及
生物学特征”近期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首次系统证实跨膜型肿瘤坏
死因子具有杀瘤谱广、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等生物学作用特征,为肿
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专家认为该项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TNF-a)是具有免疫调节和杀伤或抑制肿瘤作用
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它在体内有跨膜型(TM-TNFa)与分
泌型(S-TNFa)两种形式。治疗剂量的分泌性因子具有广泛而严重
的全身性毒副作用,而跨膜型细胞因子曾一度被认为只是分泌型细胞
因子的前体,它本身的生物活性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深入研究这类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及功能将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靶目标。
  研究人员历经4年,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
先进技术,对以肿瘤坏死因子(TNF-a)为代表的两型细胞因子的生
物学特性及其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提示:
同一细胞因子的跨膜型与分泌型可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物学效应,但其
作用特征与方式存在差异:跨膜型比分泌型细胞因子具有更广的杀瘤
谱,主要引起靶细胞凋亡,其胞毒作用不受瘤细胞某些基因突变或异
常表达的限制,副作用弱,安全性好。
  该项目在以下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获得17条新基因(EST);
发现参与跨膜型(TM-TNFa)生物学效应的协同刺激分子;找到可模
拟跨膜型(TM-TNFa)效应的短肽及拮抗TNF-a作用的短肽,并找到
膜结合型TNF-a水解酶的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