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健康信箱:放纵行为发泄怨愤

  问﹕儿子15岁,愈来愈反叛,待人不礼貌,内向、自卑、自闭、怕事,见陌生人就怕,但对妈妈则大声大恶,甚至骂我「死白痴」,叫他去买东西,要收人工才肯,又经常不写家课,有时我打他,他会动手打回我。
  他爱躲在冲凉房偷看咸书,又常和妹妹打架,社工多次辅导也难改缺点。他不受教,但爱看各类报纸,喜欢研究各种电器,就是不爱读书。其父亲以暴力虐打家母,又多次对孩子拳打脚踢,他们兄妹均害怕,我担心他们会有样学样。              李女士(50岁)

  答﹕孩子极需要关怀和照顾,父母应付出关注,不要将自己的问题转变为孩子的心理障碍。孩子得不到家庭温暖,会将心理问题转移到其它行为上,如荒废学业、纵情取乐或埋藏性问题等。
  孩子从二、三岁开始学习控制脾气,到八至十岁间能明了对人对事要有自制力,不随便骂人,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在培育道德的过程中,父母师长的影响很重要。青春期会产生反叛心,更需要家长指引,才免误入歧途,认识朋辈压力和训练自信。
  儿子受父亲的行为影响,变得失去自信、孤僻。长期缺乏父爱,除抱怨外,更将怨气发泄到别人身上。

泄情绪的形式

  为了保护和防卫,孩子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发泄情绪的「武器」﹕

埋怨自己﹕觉得自己不幸,收藏自我,以为不去交际便不需要面对问题。

比较朋辈﹕喜欢别人的家庭,千方百计吸引父母注意,以为他们会为自己而改变。

埋怨别人﹕以为最快的解决方法是将责任推向别人,觉得全世界都欠了自己。

集合势力﹕父亲对自己不好,一定要集合自己可以控制的权势来应付,如对妈妈不好,心理上以为不会受其它压力支配,先发制人,将地位巩固。

扩大问题﹕为使自己觉得问题不属于自己,便将问题扩大,成为别人的问题。

罪恶转移﹕因不敢向父亲发脾气,唯有将怨气迁怒于母亲,觉得她没尽母职。

埋藏知觉﹕将思想放在喜欢的事情上,不管父母反对,只要在玩乐时忘记家庭问题,种种后果只是过眼云,不足记挂﹗

滥用药物﹕以为麻醉自己便是最好解决方法,当受药物控制后,渐渐讨厌身边事物,或变得抑郁难耐。

离家出走﹕认为家庭不安全、欠温暖,不如往外走,碰碰运气。或依附不良组织,得到一点归属感。

自暴自弃﹕伤害自己的前途和身体,以为藉此惩罚不负责任的父母,使他们痛心。

让子女明白你的关怀

  李女士,儿女需要你的关怀,不要单看他们的行为而放弃,亦不要等问题恶化才找辅导。首先,了解儿子的「心理保卫术」,分析以上十点,明了他对母亲的偏见,是因为他仍坚守着孩子的心,他不是「坏人」,只是个血气方刚、不懂面对问题、有口难开的受害者。
  跟他静心谈,说﹕「妈妈很挂心,你有什么心事呢﹖」「妈妈可以做些什么令你明白妈妈是疼爱你的﹖」使他知道你关心他的,是他的保护者,更要使他成为家庭的支持者,问他﹕「父亲做得不对,我们应怎样做呢﹖」与他分享自己的心情﹕「母亲也极需要子女的支持才可度过难关的。」

张锦芳博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