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婴器官后天急需补救
先天不足影响功能
早产婴儿的父母往往只能在新生加护房中,隔着冷冷的玻璃罩,无助地看着小小身躯接受不同治疗。早产婴确实有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消除忧虑,第一步便从认识开始。
凡在母亲体内怀孕不足三十七周便出生的婴儿,都可称为早产婴儿。早产婴儿体重轻、个子小、进食困难、容易呕奶,他们又容易受感染、需要以仪器辅助才能呼吸等,问题往往较一般新生儿多。
本应活泼可爱的婴儿,却要在新生加护房中接受加倍的照顾,而器官发育不健全,是其中较严重的问题之一。
器官未成熟便诞生
香港赞育医院儿科部门主管及顾问医生蓝章翔指出,胎儿在母亲子宫内,器官会不断成长,至怀孕三十七周左右,基本上所有器官皆发育完整。
然而,早产婴儿在器官还未完全发育时,便要离开母体,部分器官因为未及发挥应有功能,衍生不同问题,其中以肺部及呼吸系统问题最常见。不过,蓝医生强调,早产婴儿在出生后,体内器官仍会继续发育,如同一般婴儿在母体内的发展情况。
肺泡难张碍呼吸
肺透明膜症(Hyaline Membrane Disease)又名「呼吸窘逼综合症」,是最常见的早产婴儿病患。
当胎儿还在子宫中,「呼吸」皆透过胎盘进行,氧气经脐带输送到胎儿,当离开母体后便得学会自己以肺部呼吸。整体来说,早至三十四周出生的婴儿都有足够能力呼吸,不用依赖任何仪器。但三十四周或以前出生的婴儿,则可能因为肺部未达完整成长阶段,而没有能力进行有效呼吸。
患有肺透明膜症的婴儿,由于肺泡发育未健全,缺少了一种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肺泡不能正常地张开,空气不能进入,以致难以发挥呼吸功能。患上这症,便因不能呼吸而致身体出现缺氧、体内积聚过多二氧化碳、血酸过高等现象。
治疗分三级
注射活性物质
约十年前,医学界开始对患这症的婴儿注射表面活性物质,帮助他们呼吸。蓝章翔医生说,这种技术只能施于肺部结构完整,而化学物质不足的早产婴儿身上,目的针对他们本身表面活性物质不成熟,以极相似的物质辅助肺部成长。因此,对肺部结构未完整的婴儿,只能起到局部帮助。
注射类固醇
如果母亲怀孕至三十二周,便出现穿羊水、胎动及其它早产现象,妇产科医生会选择替母亲注射类固醇,在四十八小时内,催化胎儿未达成熟期的表面活性物质成熟,强化其呼吸功能,期望他们能在出生后有足够能力呼吸。
急救、深切护理
对于不能施以类固醇注射或注射后无效的胎儿,则会在胎儿出生后立即急救,并送进新生婴儿加护房,以呼吸机和注射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深切治疗。
蓝章翔医生表示,二十八周至三十四周出生的婴儿通常能于数天至两星期内,肺部功能达到满意的成熟程度,可以不用呼吸机。但早在二十四周便诞生的婴儿,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脑缺氧、出血
呼吸系统毛病同时影响其它重要器官、系统出现问题,如令心脏、血压不规律,引致脑部缺氧及出血。
早产婴脑出血颇常见,蓝章翔医生解释主要原因是他们脑部血管壁薄弱,容易因血压不规律而引起出血,有些早产婴更在出生前已受细菌感染,影响脑部血液循环,脑血管出现缺血而致细胞坏死,并因血液中血小板降低,引致出血。
最危险的是,胎儿受细菌感染初期较难察觉,而细菌能非常迅速感染其它未受影响的部位。在一般情况下,若母亲出现明显的受感染病征时,如发高烧,胎儿的感染可能已遍达全身,须在出生后进行一连串的治疗,亦可能发生其它并发症。
心供血不足致衰竭
与肺部相连的心脏,亦会受肺功能不足影响,成为早产婴儿另一个出问题的器官。胎儿全依赖胎盘的血液循环,藉导管将血输送到胎儿身体各部位,而不需经过肺部。但离开母体后,导管会随之关闭,血液循环便须经由肺部引到其它器官。一旦呼吸出现问题,肺部供氧量不足、缺氧,便可能发生心脏衰竭。除药物治疗外,还可能要动手术。
下次在婴儿加护房为「七星仔」祝愿时,记得同时向他们的器官说声﹕「祝你们早日发育成熟。」
港早产婴较欧美少
在香港,诞下早产婴儿的比率一直远低于欧美等先进国家,即使在主要料理新生婴儿的赞育医院,每年出生的婴儿中,亦只有不足6%为早产婴儿。比率如此低,和优质的产前检查有关,加上华人社会对怀孕妇女的照顾重视,并有正常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习惯等。其次,青年未婚怀孕的比率亦较西方社会为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