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扁桃体炎辨治

  扁桃体炎,中医称为喉蛾,发于咽喉两旁,形如乳头、蚕蛾,故又称乳蛾。发于单侧为单蛾,发于双侧为双蛾。单轻、双重。有急、慢之分,慢性者,又称慢蛾、蛮蛾、万蛾。急性早期用抗生素有效;急性后期化脓或僵硬不散用抗生素无效。中医中药有一套辨治方法简介如下:

  病因病机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外感风热邪毒引起;也有嗜食辛辣肥腻发物,以致肺胃火盛上炎于咽喉,发为咽痛、红肿,甚至化脓。轻者只肿不痛,往往病家不加注意,未加及时治疗,从而延误以致脓不得化而僵硬难消;或者体质虚弱正不胜邪,累发不已,转为慢性。

  辨治总则

  急性发作,初起有表证者,宜辛凉解表,配合清热解毒法。如高热烦渴、肺胃火盛者,宜清肺胃之火配以利咽解毒之剂。若里热盛而大便不通者,急宜泻下之法,釜底抽薪,及早控制,促使消散为最理想。慢性期则宜扶正祛邪,清养肺肾之阴,辅以活血消肿之剂。不论急性、慢性,除内服药之外,还须用喷、漱、含等外治法以助之。

  常见证型

  急性期

  1.风热型 当急性期初起之时,发热,咽痛红肿,脉象浮数者,此为外感风热邪毒,宜选银翘散(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竹叶、生甘草、桔梗、荆芥、豆豉、芦根)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2.风寒型 若咽痛红肿,发热恶寒,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者,为外感风寒,宜选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甘草),以发汗解表而散之。

  3.火毒型 咽红肿痛,高热烦渴,舌苔黄,脉滑数,大便不畅者,为邪火热毒上冲,宜选清咽利膈汤(连翘、黄芩、桔梗、甘草、荆芥、防风、山栀、薄荷、玄参、银花、黄连、牛蒡子、大黄、芒硝),以泻邪火而解热毒。

  4.局肿型 一般轻证,只是局部咽红肿痛,而无全身症状者,选用六味汤(荆芥、防风、薄荷、僵蚕、桔梗、甘草)加玄参、射干、银花、连翘、牛蒡子等味,或配合消肿汤(银花、甘草、皂角刺)以解毒消肿为主。辅以六神丸含咽之,西瓜霜喷患处,或用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等吹之。


  慢性期

  1.肺虚型 咽痛红肿,累发不已,或有咳嗽、舌红、脉数者,为肺阴虚,邪火热毒上壅。宜选养阴清肺汤(生地黄、玄参、麦门冬、赤芍药、牡丹皮、桔梗、甘草),养肺阴以扶正,凉血解热毒以祛邪。
  2.肾虚型 久病咽红肿痛,腰酸、小便短、脉虚无力者,多为肾阴虚。宜选固本丸(人参、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六味地黄丸(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黄芪、当归、炮山甲、皂角刺等药,于扶正培本同时托毒消肿。
  注意忌口:勿吃鸡、鱼、虾、蟹、辛辣肥腻等发物。
  验案二则
  1.徐××,女,11岁。初诊(1997年12月30日)主诉:咽痛发热3天。病史:前天起头痛发热39.6℃,无汗,咽痛,咳嗽气喘,脉浮数,120次/分,舌苔薄腻。检查:双侧扁桃体Ⅲ°肿。

  辨证:时属冬令,风寒束肺,热毒上壅。治则:疏散风寒、利咽消肿。处方:麻黄、半夏、荆芥、防风、川芎、桔梗各5克,苏叶、豆豉、白芷、当归、杏仁、射干、牛蒡子、炮山甲、皂角刺各10克,二剂。另:六神丸1瓶,每天3次,每次10粒,含咽之。

  二诊(1998年1月4日):头痛除,发热退,咳喘平,咽仍肿痛,大便3日未行。脉数,100次/分,舌苔化。转以解毒消肿为主。桔梗、甘草各6克,牛蒡子、皂角刺各15克,莪术、银花、连翘、黄芪、当归、炮山甲、枳壳、桃仁、杏仁、苏子、白芥子、玄参、射干各10克,冬瓜子20克,陈皮5克,四剂。另:牛黄解毒片2盒,每天3次,每次4片,吞服。

  按:初诊因头痛、发热、咳喘,故以三拗汤合六神汤、六神丸为主,先解其表;二诊以咽肿、便秘为主,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以攻坚消肿,配合牛黄解毒片,既可清解热毒,又有泻下通便作用。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终于双侧喉蛾全部消散。


  2唐××,女,17岁。初诊(1999年9月2日)主诉:哮喘、咽痛4天。病史:每年秋冬发哮喘已7~8年。13岁月经初潮,常延迟4~7天,临潮腹痛,有过敏性鼻炎史。前4天饮食不慎,哮喘与鼻炎并发。并有咽痛,夜不能平卧,大便干结间日一行。脉数,90次/分,舌苔薄。检查:双扁桃体Ⅱ°肿。辨证:邪热上壅,肺气失宣。治则:清热、宣肺、消肿。

  处方:麻黄6克,射干、玄参、大力子、虎杖、当归、地龙干、鹅不食草各10克,生黄芪20克,皂角刺15克,桔梗3克,三剂。另:牛黄解毒片2盒,每天3次,每次3片,吞服。

  按:该案哮喘、鼻炎、扁桃体炎三病并发,治以清热、宣肺、消肿三法合用。两周后,其父云:“上方服完,三者俱已。”由此可见,中医的整体观点,在兼夹病证的治疗中能发挥特有的功效。 

/《求医问药杂志》江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