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权威访谈:降血压必须要达标

  生命时报记者 蒋乃珺 2006年10月17日

  城市街头的高血压义诊活动。

  孔灵芝: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

  卫华诚: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北京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长

  孙宁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专家组委员

  ●无并发症,降至140/90毫米汞柱

  ●合并糖尿病或肾病,降至130/80毫米汞柱

  ●60岁以上,降至150/90毫米汞柱

  可能会有人觉得,血压高点没什么关系,用点药就行了。尽管随之而来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的确带来了一些不便,可只要不发展到心脑血管疾病,就不需要整天捧着药罐,不用非把血压降到标准值不可。殊不知,这样的想法,往往是促成他们疾病迅速恶化的诱因。他们所面临的将是心梗、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控制高血压是目前预防心血管病的主要举措”。然而,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总人数超过1.6亿,而全国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仅为30.2%,治疗率为24.7%,而有效控制率更是只有6.16%。更可怕的是,病人和家属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10月8日,第九个“全国高血压日”到来之时,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孔灵芝、
北京大学
人民
医院
心内高血压科主任孙宁玲、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华诚都向《生命时报》记者表示了对目前国内高血压治疗现状的担心。 

  降压一定要达标

  问:把今年高血压日的主题定为“控制高血压,降压要达标”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孔灵芝:之所以把关注点放在“降压要达标”上,首先是呼应今年5月13日“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现在,世界各地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个问题上,说明“降压达标”,在控制高血压、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中的作用很重要。其次,“高血压药吃吃停停,没有症状就算好了”的想法的确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血压值要控制在标准范围以内”的概念在病人那里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强化“降压达标”的概念。

  孙宁玲:高血压的危害与病人的血压水平直接相关,而且,根据其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值水平还不一样,因此,要想获得更好的高血压控制效果,必须理清这一概念。

  对没有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患者来说,收缩压不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对伴有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来说,收缩压不超过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80毫米汞柱;老年收缩高血压是指年龄超过60岁以上,他们血压的标准就是收缩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同时,从110/75毫米汞柱开始,人群血压水平升高就已经与心血管危险呈连续性相关了;但由于50%—60%的病人是没有症状的,所以不能只根据其症状来决定是否用药。

  卫华诚:目前,据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已经位居死亡原因首位,而高血压是诱发此种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今年“控制高血压,降压要达标”的主题,再次强调了“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关键。

  使用降压药是主要手段

  问:要想把血压降到这样的标准,应该遵循怎样的治疗原则?

  孔灵芝: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首先,检查病人及全面评估其现状。不仅要监测血压,还要控制所有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

  此外,必须改变病人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减重、减少过多的酒精摄入、适当运动、减少盐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和缓解压力。

  孙宁玲:当然,使用降压药还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药、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等。用药原则为: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且使不良反应降至最小,如果并没有达到满意效果,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且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其标志之一就是降压谷峰比值大于50%,这样还可以增加治疗的依从性;3.对用低剂量和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高血压患者误区很多

  问:即便现在高血压治疗原则已经非常明确,然而不可否认,在老百姓中,还存在着很多误区?

  孔灵芝: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工作者就曾豪迈地提出了“让高血压低头”的口号,遗憾的是,这些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依然呈上升趋势,人们对高血压知识的低认知率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对高血压治疗中,老百姓主要存在这样几个误区:其一,服药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什么效果,就觉得是药用错了。其实,用药没有效果的原因很多,特别是医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弄清楚,是否是因为不按时服药而导致的后果,如果是,就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总之,医患双方必须共同努力,医生要规范治疗,病人则要遵从医嘱,不要简单换药了事。其二,病人血压上升就吃药,降下去了就停药。其三,有些病人觉得自己久病成医,自己调药。实际上,医学是个非常严肃的事情,绝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孙宁玲:从我出门诊的情况来看,病人对降压药也存在着不少误区:第一,贵的就是好药。第二,治病心切,喜欢见效快的降压药。第三,报纸上宣传的就是好药。第四,保健品就可以降压,不用服药。

  卫华诚:的确,“不吃药也可以降压”,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械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事实并非如此。科学证实,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是不明智的。

  控制高血压,要以预防为主

  问:人们在高血压的认识上存在着这么多误区,那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孔灵芝:从国内外高血压防治的历程与经验来看,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病人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病人的规范化管理3个环节入手,构筑高血压防治的全面战线。

  首先,一切出发点应以保障健康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控制疾病。第二,以人群为中心,普遍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第三,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综合治理各种危险因素,控制整体危险因素水平。第四,以社区为中心,将高血压防治的政策、措施、成果和经验变成社区实践。

  卫华诚: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应该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上,多在医院、社区、公园等地为医生们提供最新学术进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机会,将高血压患者治疗和高血压知识的普及作为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还要更加重视产品的创新以及产品上市后的临床效果的进一步研究。

  高血压防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相信假以时日,随着全民降压意识的增强,必然能“让高血压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