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对策

  我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正在进行药物治疗。我听病友说,抗甲状
腺药物副作用多,治疗过程中还要不断验血,非常麻烦。请问:常用
的抗甲状腺药物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避免这些副作用。 ——烟台李芹

  药物治疗是甲亢病人最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注:其余治疗方法是
手术和同位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包括硫脲类(如丙
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如他巴唑,MM),其副作用主要是白
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和药物性皮疹,尽管发生率不是太高(1%),
但有时可以导致严重后果,作为病人必须对此有所了解。

  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
  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4~1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
2~7.5×109/L。当白细胞总数<4×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略减
少,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病人可有头晕、疲乏、失眠、多梦等症
状,少数病人也可以没有症状。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0×109/L
时,称为“粒细胞减少症”;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
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这种病人往往起病很急,突然高热、畏寒、
嗓子痛、头痛、关节酸痛,全身极度虚弱,由于抵抗力严重降低,极
易并发感染并迅速扩散,死亡率很高。
  甲亢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
粒细胞缺乏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病人要高度重视对血常规的定期
检测,以确保治疗安全。通过对比服药前、后血常规的检验结果,还
有助于鉴别白细胞减少的原因。若是由甲亢病本身引起,在用药之前
病人就存在白细胞减少;若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用药前病人血象是
正常的,用药后才出现白细胞进行性减少。临床上对这两种情况的处
理也不一样:如果属于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可以酌情加用一
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而抗甲状腺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因为病人的血
象会随着甲亢的控制而逐渐好转。如果属于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病人
需要格外小心,应经常复查血常规。但即使经常复查,有时也难以提
前发现粒细胞缺乏症。一般来说,当白细胞总数<4×109/L,中性粒
细胞<2×109/L时,且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时,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继
续小剂量用药,同时辅以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鲨肝醇、VitB4
等)。如果经过上述处理,白细胞仍继续下降,低于3×109/L时,中
性粒细胞<1.5×109/L,同时出现高烧、咽痛、关节痛等症状,提示
有粒细胞缺乏症合并感染,病人处于高危状态,有生命危险,此时要
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给予激素(如强的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G-CSF)等药物治疗,并加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对症支持,有条件
者应对病人实行消毒隔离。等血象恢复正常以后,再改用131碘治疗
或手术治疗。国内也有学者主张用激素将白细胞升至6~8×109/L后,
重新给予小剂量他巴唑(5mg~10mg/日)治疗并密切观察白细胞的变
化,如果血象无下降或继续上升,可以逐渐增加他巴唑的剂量,大约
经过1~2个月,甲亢症状可望被完全控制,之后,强的松与他巴唑可
以同步减量直至最终停药。

  肝功能损害
  甲亢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PTU和MM)都可以引起肝功异常、黄
疸,严重者可导致重症肝炎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及
治疗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以便对上述两种情况作出正确鉴别。如果
肝功异常是由甲亢本身引起,可以在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应用抗甲
状腺药物治疗,病人的肝功将随着甲亢的控制逐渐好转。如果肝功异
常是抗甲状腺药物所致,是否继续用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肝功
能只是轻度异常,此时可以加用保肝药物,暂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但要密切观察肝功变化;如果肝功损害严重,肝酶进行性升高,则应
立即停药,并加大保肝措施力度,必要时给予激素治疗,待肝功能好
转后再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或改行放射性131碘治疗或手术治疗。

  药物性皮疹
  对于药物性皮疹,如皮损不重,可加用抗组胺药物或更换其他种
类的抗甲状腺药物,一般不必停药。倘若皮疹严重,须立即停药,并
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防恶化成剥脱性皮炎。
  一般说来,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发生于初始治疗阶段,因
此,应反复叮嘱病人,在这个阶段要经常定期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
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头一个月,肝功每隔1~2周化验一次,血常规化
验每周不应少于两次,以策安全。病人一旦出现食欲不振、肝区不适、
黄疸,应立即化验肝功,根据情况及时处理;另外,当病人出现咽痛、
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伤风感冒,应想到
突发性粒细胞缺乏,立即检查血象,并由专业医生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王建华 200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