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治疗泌乳素腺瘤三种方法各有千秋

  小小垂体长瘤多
  人的颅底前部有一个蝶骨形成的小窝,医学上叫垂体窝,脑下垂
体正居于此。垂体可简单地分为前叶和后叶,前叶内存在5种具有分
泌功能的细胞,它们既可各自产生相应的激素,有时也可生长肿瘤。
这5种分泌性细胞生长的肿瘤有泌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激素
性激素腺瘤(如ACTH腺瘤、TSH腺瘤、GnH腺瘤)等,统称为分泌性(
功能性)腺瘤。其余的因肿瘤本身不具备分泌功能,故称它们为无分
泌性(无功能性)腺瘤。
  临床上较多见的垂体腺瘤为分泌性腺瘤,约占65%~80%,无分
泌性腺瘤只占20%~30%。在分泌性的腺瘤中最多见的为泌乳素腺瘤
(约占2/3)。

  泌乳素(PRL)腺瘤有特征
  由于近20年来颅脑影像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垂体微量激素生物学
测定的精益求精,泌乳素腺瘤的发现率大大增加,目前已占垂体腺瘤
总数的一半左右而居首位。
  泌乳素腺瘤的诊断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物学指标,即泌乳素(PRL)水平。泌乳素腺瘤时,病人
血中PRL值肯定升高5~10倍以上(正常值为≤20~25ng/ml),且多
为持续升高;一般腺瘤愈大,PRL值愈高。凡血PRL值逾200ng/ml,且
有垂体影像学上改变及有症状表现时,则PRL腺瘤可能性极大。
  (2)临床表现。女性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为闭经—溢乳—不育三
联症,亦有性功能减退及代谢障碍者。男性则多有阳痿、性欲减退、
不育等,晚期可有头痛、视力减退等。
  (3)影像学上的改变。PRL腺瘤多为生长于垂体前叶两侧的微腺
瘤(直径<10mm)。若用高分辨的CT和MRI定位,可清楚显示肿瘤多
在上述部位的边界,尤其是有增强的冠状位MRI扫描,更为一目了然
可窥全貌。
  尽管PRL腺瘤确诊并不困难,但有时误当妇科病治疗,值得警惕。

  三种治法各有千秋
  目前,治疗泌乳素腺瘤大致有三种方法,即药物、手术和放疗。
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其目的不外是(1)改进因肿瘤引起的内分泌紊
乱症状和后果;(2)减轻和解除因肿瘤压迫带来对邻近组织的损害。
三种方法各有千秋,有其适应症但又常综合应用互补长短。通常是:
  (一)PRL腺瘤<4mm者可服用溴隐亭(Bromocriptine),一
般在服溴隐亭2.5mg,一日两次2~4周即可见疗效,血PRL值可降至正
常水平。这时可给维持量1.25mg,1次/日。如遇早孕则应停药,待分
娩后由医生决定是否重新服药。服用溴隐亭的缺点是一旦停药,则肿
瘤会增大,PRL值会增高。这种“反跳”现象,使患者不得不长期服
药或改行手术或放疗。
  (二)手术。由于神经显微外科的发展及神经内窥镜外科的崛起,
近年来对PRL腺瘤的手术基本采用经鼻—蝶锁孔入路,全切除率可达8
0%以上,并发症少,手术和安全系数逐年增高。手术原则是:必须
具备由鼻—蝶入路技术的软件和硬件,不可勉强为之,不然弄巧成拙;
一般小于10mm的微腺瘤较适合,至于大腺瘤则先服溴隐亭或改由额部
入路切除之。手术后的逆行颅内感染及脑脊液鼻漏,必须重点预防。
  (三)放射外科治疗。其中以γ刀治疗最具代表性。因放射外科
治疗具备不出血、无疼痛、无手术创伤、无麻醉风险、并发症少等特
点,故γ刀治疗特别适合于年老体弱、有心肺慢性病、无因肿瘤损害
视路的微腺瘤患者及不愿手术的病人。γ刀治疗PRL腺瘤的缺点是PRL
值的下降较缓慢,瘤体缩小不会立竿见影,术后部分病人需要服溴隐
亭辅助之。
  三种方法途殊同归。至于每个病人该采用何法,则要依据具体情
况而定之,才会事半功倍。

南昌大学医学院伽马刀中心教授刘泉开 200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