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表明肥胖加速衰老进程 危害甚于吸烟很多人认为胖人不“显老”,因为皱纹都被脂肪填满了,而瘦子就很容易呈现满脸“褶子”的老态。但这仅仅是表象而已,来自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篇报告日前指出,肥胖加速衰老的进程,甚至作用比吸烟的危害还要大。这一结果来源于迄今为止针对人体细胞中“染色体钟”的一项最大规模的研究。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进行这一研究的是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的Tim Spector,他测量了1122名18岁到76岁妇女白细胞中染色体末端(又称为端粒)的长度。细胞每分裂一次,它的端粒就损失一小段DNA。当端粒过短时,细胞就不能再分裂了。实际上,端粒的缩短过程就像一台“染色体钟”,给细胞的生命提供倒计时。Spector发现,在他的研究对象里,最年轻女性的细胞中,端粒大概有7500个碱基对,其长度随着年龄的衰老而缩短,平均每年丧失27个碱基对。而当生活方式的因素被考虑进来后,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胖人和瘦人之间竟然平均有8.8岁的衰老程度差异。 吸烟是另一个重要的“衰老加速器”。Spector 的研究指出,吸烟者的生理年龄平均比终生不吸烟者要老4.6岁。Spector 说:“如果一个人40年间平均每天都吸20支烟,那么他的生理年龄平均要老7.4岁。”而且吸烟和肥胖还存在共同作用。“肥胖吸烟者的衰老风险最高。一名吸烟的胖人与一名不吸烟的瘦人相比,至少要老10岁。”Spector这样说:“这不仅仅体现在心脏疾病或者肺癌的发病几率上,同时他们的整个染色体钟走得更快了。”而且这种作用看起来是长期的。研究人员还指出,戒烟或者减肥可以使端粒损失的比例减少,但是不能恢复已经损失的部分。美国新泽西州医药和牙科大学的Abraham Aviv说,肥胖和吸烟对端粒的损害很有可能是自由基造成的。自由基会造成DNA的突变,而且还有证据显示,端粒的突变可能使细胞在分裂时比平常丧失更多的片段。 不过,这一研究还无法证明胖人就一定比瘦人要少活近9年。这一报告只对人体白细胞进行了研究,科学家还需要看肥胖和吸烟是否对人体的其他组织细胞有显著的改变作用。此外,《新科学家》杂志还指出,虽然端粒长度与细胞分裂的关系已经得到确认,但是,科学家还不是特别清楚端粒缩短对于数以亿万计的细胞组成的生命有机体到底有何作用。而且动物实验已经证明,无法在端粒长度和生命长短之间建立简单的联系。有些研究表明端粒丧失的比例可能是最重要的因子,还有些研究却说端粒的缩短只能表明有多少自由基对细胞造成了损害,而并不是衰老的直接原因。《新科学家》杂志说,Spector下一步打算研究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对端粒长度的影响,如体育锻炼、节食和职业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