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策略

     慢性乙型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 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约100万人 可能近半数在我国。这一疾病的长期预后较严重 病变常亚临床进展 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病例耽误了治疗。

    治疗现状

     感染性疾病需要抗病原特异性治疗 这本来是一条教科书中的“黄金”规则 但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中似乎被淡忘了。消炎降酶药物能达到很高的炎症缓解率 但对一般慢性乙型肝炎终归只是辅助性治疗。

     除应用已久的α干扰素IFNα外 核苷类似物是又一类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MV如使用适当是很好的治疗 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缓解失代偿性肝硬化和肝移植后预防再感染等。但是由于市场操作不规范 曾经在有些地方引起过不适当的负面反应。新的核苷类似物 如阿德福韦ADV、恩替卡韦ETV将陆续上市 对许多病例是很有效的抗病毒维持治疗。

     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持续抑制病毒复制,从而使炎症病变缓解。对于HBeAg+的慢性乙型肝炎,需要达到持久HBeAg血清转换、HBV DNA转阴和ALT正常 对于HBeAg-慢性乙型肝炎,需要达到持久HBV DNA转阴和ALT正常。

     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 达到停药后持续病毒学反应,从而使炎症病变缓解 除少数复发外 抗病毒效果相当稳定。IFNα治疗的远期目标是防止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 已为一些长期随访报告所肯定。

     然而 IFNα目前的疗效还不很高 延长疗程、采用新的制剂等改进措施将会使疗效有所提高。普通制剂6个月疗程的疗效只有25%~45% 通过采用多个疗程和合理改变方案 大多数病例终将获得效应。

     国产干扰素与进口干扰素有相近的抗病毒效应 但当前低价争标、多品牌“混战” 品质还不高 对干扰素自身的中和抗体的发生较多 使不少病例治疗失效。

     当前的抗病毒药物虽远未令人满意 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市场的干扰和人们的认识不足。随着对感染、疾病以及各个药物优缺点的认识的进步 治疗方案及其疗效也将逐步改善。

    不同病情选择不同药物

     核苷类似物是化学药物 IFNα是生物制剂 两者有很不相同的治疗机制。

     核苷类似物掺入反转录酶 从而强烈抑制病毒复制,但不直接影响复制模板cccDNA 并不能完全清除复制。核苷类似物不影响mRNA转录 故不直接抑制病毒抗原的合成 HBeAg的转换率很低。

     IFNα的抗病毒效应不及核苷类似物,但能降解病毒mRNA、抑制抗原合成。IFNα的主要作用是免疫调节功能 治疗期间炎症活跃 血清转氨酶可比治疗前更高 免疫激发后 可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 停药后尚有相当长时的后续效应 疗效相对比较稳定。由于疗程可限定和疗效较稳定,对无合并症的慢性乙型肝炎仅就抗病毒效应而言 IFNα应是首选的 但有不良反应 医生需要更多的经验。

     进口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效应较普通干扰素有提高 对HBeAg转阴和HBV DNA抑制均优于普通干扰素,另外因其很少产生中和抗体 可以较长疗程应用。对于较易复发、需较长、较多疗程的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更有利 但价格较贵 血液学不良反应较多。

     大多数核苷类似物对肝炎主要适合病毒水平较低、而血清转氨酶明显增高的病例。对失代偿性肝硬化、组织移植和有自身免疫病的乙型肝炎 只能使用核苷类似物。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无认同的疗程 可能需长期维持用药 大多能获得治疗中的维持效应。

     但有许多情况不能只从治疗效果考虑 核苷类似物应用方便、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少 再加上临床实践中存在患者衰老多病、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医生缺少应用用IFNα的经验等 核苷类似物将继续广泛应用。

     ADV酯治疗效应不及LMV 但很少耐药变异 是LMV耐药后的补救药物。这对一些失代偿病例最有意义。ETV有高强度的抗病毒活性 对初治病例尚未发现有病毒反跳的耐药变异 可能是当前较好的核苷类似物。

     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须仔细权衡长期效应、短期和长期耗费、治疗风险 考虑病人的年龄、过去的治疗、并存的疾病和肝病的严重程度。

    一种药物治疗失败

    用另一种接替

     IFNα治疗失败可以核苷类似物接替 反之亦然。如先用LMV降低了病毒负荷、也压抑了IFNα赖以激发免疫的肝内炎症环境 LMV未能给后继的IFNα提供有利影响 接替应用的IFNα与初用的IFNα疗效无显著差异。如先用IFNα可增强病人的免疫水平 接替应用LMV比初用LMV的疗效可有显著提高。

     此外 血清转氨酶增高才能开始抗病毒治疗。IFNα失败时转氨酶仍多异常 即可用核苷类似物接替。如LMV耐药后停药有急性加重的风险, 继续用LMV可能需1-2年的时间肝炎才会复发 在等待改用IFNα前都须严密观察 须每个月连续检查血清转氨酶。故从LMV改用 IFNα是很费事的。

    联合药物治疗

     IFNα和LMV长短互补 但同时或序贯的联合治疗迄今并未获得预期结果。IFNα激发肝内炎症环境 需通过肝内细胞因子抑制病毒复制。在联合中 LMV迅速降低病毒水平 减轻了IFNα的工作负荷 但LMV能在较短期间降低转氨酶 也即平息了肝内炎症环境 对IFNα激发免疫不利。

     最近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LMV的临床试验未较单用聚乙二醇IFNα-2a或单用LMV提高疗效,只是较单用拉米夫定降低了YMDD的发生率。

     目前已有几种抗HBV的核苷类似物被批准、或即将批准上市 还有几种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 在不很长的时间内 将有多种此类药物可供选择。

     因此,现有资料未能证明几种核苷类似物联合能提高疗效 联合的意义似在延缓每种药物的耐药性。各种核苷类似物都会发生多少不一的耐药变异 单药耐药后逐个交替不可取 多药联合可能是较好的治疗策略。

     广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抗病毒药物治疗 但当前这类药物还比较昂贵 用药和停药都可能发生一些不良事件。医生应从患者利益出发 根据病情和具体条件 慎重选择药物和制定治疗方案。

全军传染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南方医院     骆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