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血小板凝血机理有新发现

倪合宇这一重要成果载入美国教科书

 健康报讯(记者冯立中)这是一个经特殊处理的小白鼠破损血管凝
血的真实活动画面,画面十分清晰:血液在不断地流动,在破损的血
管处,血小板在不断堆积,直至流血被止住。通过对血小板凝血现象
的活体观察,安徽医科大学特聘教授、旅加学者倪合宇发现了血小板
凝集中一些此前世界上无人知晓的新现象,他的这些成果近日被载入
美国新版教科书《血小板》上。
  半个世纪以来,医学界都认为纤维蛋白元和VWF因子是血小板凝
血时必须具备的两种物质。倪合宇通过对活体动物模型的观察发现,
正常小鼠在血管破损后,6分钟创口处即有稳定的血液栓子形成,9~
10分钟,血管完全被堵塞,出血被止住。而去除了血液中纤维蛋白元
和VWF因子的小鼠,血小板仍能在血管破口处聚集,但是聚集起的血
液栓子不稳定,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脱落,并导致下游血管的栓塞。
在拍摄的活动画面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到,15分钟后血管中仍留有一
个血液流动通道,这个通道被专家称之为“倪通道”。
  倪合宇目前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实验医学与病理生物学系教授。
他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建立了世界上首个活体血栓
形成动物模型,将小白鼠肠系膜中的小血管分离出来,制造成血管创
伤模型,并采用带有多普勒系统和荧光标记的体内显微高速摄影技术,
首次观察到活体动物血小板的凝血现象,并对血小板凝血机理进行了
细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