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低脂政策令美国痴肥

美国总统布什上月底正式发动「反肥战争」,呼吁接近三分二过胖的美国人饮食要健康,并多做运动,料理好身体便是爱国。不过布什可能想不到,令美国人在近二十年愈来愈肥的可能并非垃圾食物和电视机,而是美国政府的「低脂政策」。
在参议院和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推动下,低脂成了美国人饮食的金科玉律,大家改为多吃谷类和糖,总卡路里量不减反增,愈来愈肥。「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此时乘势再起,受到科学家前所未有的重视。
「低脂」不知在什么时候成了健康的代名词,大众就像相信太阳会从东面升起一样相信低脂食物能防止发胖,市场的低脂产品层出不穷--低脂奶、低脂雪糕甚至低脂粽。如果有人说,低脂餐单并不能减肥或预防心脏病,反而间接导致肥胖,你信吗﹖

参院25年前鼓吹低脂

事实上所谓低脂定律的只有二十五年历史。过去西方人一直认为蛋白质和脂肪饱肚,防止人吃得过量,反而碳水化合物(即谷类和糖)会令人发胖,直至五十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基斯才提出食用脂肪令人体胆固醇含量提高,导致心脏病。可是过了二十年,学界还未就基斯的理论取得共识。
争议最终由政客解决。一九七七年一月,由麦戈文领导的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发表《美国饮食目标》,建议美国人减少脂肪吸收量来防止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只能证明以药物降低胆固醇可防止心脏病,他们推想低脂食物亦能有相同效果,于一九八四年正式建议两岁以上的美国人吃少点脂肪。
那时「脂肪杀手」的形象已深入民心,商家急不及待推出数以千计低脂食品,曲奇饼、乳酪全去脂,代以糖浆等碳水化合物,早餐由烟肉蛋换成粟米片。换句话说,这边厢少吃了脂肪,那边厢却吃多了碳水化合物,更吃得比正常多。美国农业部表示,与七十年代比较,美国人每年平均多吃六十磅谷物和三十磅糖,每日卡路里摄取量反而增加了四百。
低脂运动并没有为美国带来窈窕或健康。美国肥胖人口不断急升(二型糖尿病在同时期亦急升),从六、七十年代的一成三升至八十年代的二成五,今天更升至接近三分二。而心脏病病发率也没有减少,虽然美国人的胆固醇含量已降低,烟也抽少了。
为何美国肥胖人口会急升﹖主流的讲法是我们吃得太多高脂肪垃圾食物,且以看电视代替运动。但全美健康统计中心流行病学家弗莱格指出,快餐食物早在七十年代已经流行,也没有证据指美国人少做了运动。哈佛大学公众健康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威利特研究后直言,过分强调脂肪的坏影响可能才是造成今日肥胖泛滥的原因。

多吃谷糖又肥又多病

威利特的想法跟少数鼓吹「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的科学家甚为相似,他们指人们吃过谷物或糖后很快便会肚饿,因为碳水化合物被消化进入血液后令胰岛素上升,加速了将血糖变成脂肪贮存,血糖一低人又想吃,形成恶性循环。斯坦福大学内分泌学家里凡还认为,低脂高碳会令身体内的甘油三酸酯含量增加,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机会。
「低脂等如健康」到底是定理还是迷思,学界还未有共识,唯一能确定的是,人类的身体远比想象复杂,将科学理论变成政策时必须三思。

取材自《纽约时报周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