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置换人工关节后别忘康复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病人出现了关节的疼痛,特别是髋
关节和膝关节最易患病。有些病人的关节疼痛用止痛药可以控制,而
有些病人的疼痛反复发作,缓慢进展,甚至出现了关节变形和畸形,
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上、下楼梯,从而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
工作。当今,一项具有革命性的医学治疗手段,为这些病人带来了福
音,这就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手术的方法
使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据统计,美国以全膝关节
置换术为例,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增长速度达3倍,每年接
受关节置换的病人可达17万人次。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了人
工关节置换手术。特别是那些患有骨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接受
药物或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国外已有许多研究报告证实了人
工关节置换手术能够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畸形,提高病人的生活
自理能力。进一步的科学报告证明了康复治疗能够使人工关节置换手
术的效果明显提高,改善病人的活动功能,减少术后合并症。
  康复的内容包括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可以分为:
  术前康复治疗
  让病人了解手术、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必要性。增加患肢及
其他肢体的肌力训练。教病人学会深呼吸及咳嗽,预防卧床引起肺部
感染。
  教病人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及转移活动,各关节的主动—
主动助力活动,助行器的使用等。
  术后康复治疗
  术后的康复重点包括增强肌力、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负重练习
和步态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1.增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大多数病人由于关节的疼痛使肌力减弱。
当疼痛减轻时,肌力会因肌肉不断收缩而改善,并伴随行走能力的改
善。手术后1~2天,进行手术一侧关节周围的肌肉等长收缩,以及非
手术关节周围的肌肉等张或等动收缩训练。手术后1周,做渐进性抗
阻训练,可逐渐从屈髋、伸膝开始,直到关节无痛时,再增加阻力,
最后达到耐受程度。除增加手术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外,增加上肢的
肌力以帮助病人自理及转移同样非常重要,同时,对未做手术的一侧
下肢进行肌力训练,以增加病人站立、行走的能力。
  2.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保持良好的关节活动范围是完成各
种功能活动的必备条件。非手术的关节应具有全范围关节活动度。对
于手术的关节,可根据不同阶段分别采用被动活动、主动助力、主动
活动和牵伸练习的方法增加关节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膝屈曲大于90
度,可以上下楼梯;膝屈曲70度,正常行走(包括摆动期);105度
可在无助下完成蹲—站立的转移。出院时,病人的膝屈曲应达到90度。

  3.负重练习和步态训练:当病人具有一定的肌力和平衡能力时,
要进行负重练习。负重练习可借助平衡杠、助行器,从部分负重逐步
过渡到手术后6周完全负重的练习。
  步态训练可分为站立相和摆动相。站立相可训练病人的髋伸展,
膝关节屈、伸控制,髋、膝、踝的协调运动,以及患肢的负重练习。
摆动相可训练病人摆动时屈髋屈膝,伸髋屈膝,足跟着地时伸膝和足
被屈。除此之外,骨盆的移动和旋转,行走时的对线和姿势都要仔细
观察和分析。
  4.功能性独立能力的训练:鼓励病人术后立即进行起床训练。病
人须及早从卧位转为坐位,良好的躯干旋转是病人完成床上功能活动
的重要基础。术后一周,鼓励病人自行穿衣、入厕。教会病人行走,
上、下楼梯,骑自行车和乘车等功能性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为病人带来了重新获得自理能力和提高生活质
量的希望,而手术后的科学、有效、规范、程序化的康复训练使这一
希望成为现实。

王宁华  (200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