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我国于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后每年仅报告数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1989年在云南西南边境地区的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感染者,以后几年,该地区HIV感染人数上升较快,但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吸毒人群中。总的来说,自1985年至1993年近10年期间,我国艾滋病感染的流行处于低水平散发、或局部地区个别人群中聚集性流行阶段。

    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吸毒人群、有偿供血者、性病患者、暗娼、流动人口中HIV感染人数有了较快增长,并进一步威胁到一般人群,使中国的感染人群发生了重大改变,预防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到2001年12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0736例,其中艾滋病1594例,目前超过半数的艾滋病病人已经死亡。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吸毒人员为主,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尽管按国际标准尚处于低流行阶段,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其传播速度快,发病和感染人数上升迅速,并且局部地区流行相当严重。预计到2010年,艾滋病毒感染人数可近1000万人。

    我国艾滋病流行特点

    一、经静脉吸毒传播HIV依然是主要模式

    到2001年9月底,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在吸毒者中发现了HIV感染者,总数占全国HIV感染者报告人数的68.7%。主要集中在云南、新疆、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区。近年来,大城市的吸毒者中,HIV感染人数上升很快,1999年北京、上海报告的HIV感染者中,42.9%和66.3%是吸毒者。目前,全国涉毒面积大,吸毒人群不断增多。据公安部门公布,去年全国登记在册吸毒者86万,较前年同期增长26.3%。全国涉毒县为2084个,占全国总县数72.7%。专家估测实际吸毒人数为600万,其中经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约为20%~30%,部分地方甚至达到80%以上。目前报告的中国HIV感染者中近70%为吸毒者,而他们脱毒后的复吸率达95%以上。此外,因吸毒而卖淫的人数也逐渐增加,这也是促使艾滋病异性性传播的一个因素。

    二、经性途径感染HIV的人数逐年增多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异性性接触仍是艾滋病感染的主要方式, 80%以上的成人HIV感染是通过异性性接触引起的。在我国,目前虽然经静脉吸毒是HIV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是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HIV的比例在逐年增加,根据世界多数国家的经验,今后异性性接触传播HIV将成为我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自80年代开始,性病在中国死灰复燃,日益蔓延,疫情连年上升。据疫情漏报调查和专家估计,中国去年新发性病病例至少为400万例。性病是艾滋病传播的温床,性病大面积流行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大面积流行。

    全国哨点监测资料表明,卖淫妇女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0.02%,上升到1999年的0.8%;性病病人的HIV感染率由1995年的0.02%,上升到1999年的0.1%。尽管感染率较低,但2000年有15个监测点(占近三分之二)发现感染者,而1995年只有1个哨点发现感染者。同样性传播疾病门诊就诊者哨点中,有17个(接近一半)哨点发现了感染者,而1995年只有2个。同时个别地区如云南、广西性乱人群中HIV感染率已开始上升。异性性传播的各种因素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日益严重,一旦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就会大大加速。

    三、经采供血途径传播HIV造成的危害逐渐加剧

    1995年发现,一些省份的有偿供血人群中出现艾滋病流行,疫情分布在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个别省区,一些村庄的供血人群HIV感染率达到10%~20%,最高达到60%。经过最近几年采供血机构的整顿工作,基本遏制了HIV通过采供血途径的传播。但是,目前这些感染者正逐渐发病,发病人数迅速上升,如河南省部分村庄已出现较多的死亡病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当年经采供血感染HIV的患者正在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给配偶、子女等很多人。部分感染者易地到管理薄弱的地方继续非法供血,其传播的规模和范围很难准确计算。虽然目前HIV感染者的母婴传播病例仅占年报告数的0.1%,但随着妇女感染人数的上升,母婴传播病例还将继续增加。

    四、人口流动频繁促进艾滋病进一步流行

    据统计,中国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8000万~1.2亿,以从农村流向城市、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为主。流动人口多数为青壮年, 尤其以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为多,文化程度较低,法制观念淡薄,性病、艾滋病知识缺乏,是艾滋病主要的易感人群。此外,1998年以来,中国每年出国旅游人数达数百万,国内旅游人数在6亿人次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1%的抽样调查报告,从年龄组看,除15~19岁组外,所有年龄组的男性流动人口比例均高于女性。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均高于其流出地的同类人群,但低于流入地本地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根据1997年全国HIV监测数据,70%以上的感染者为流动的吸毒人员。某省1997年检出的HIV阳性者中,外地流动人员吸毒者占71.9%。另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6年在某省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有外出史的人员,HIV感染率明显高于没有外出史的人群(分别为15.6%和8.8%)。这些资料表明,人口流动是加剧艾滋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流行对我国

     社会经济的影响

    艾滋病主要感染20~49岁年龄段人口,他们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劳动人口,同时也是家庭结构的支柱。如果在艾滋病的流行早期,不能采取正确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力,艾滋病从高危人群传播到一般人群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将十分严重。

    1999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对北京几家医院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医疗费用进行调查,发现HIV感染者和病人平均每年门诊费用为6971元人民币,平均每年住院费用为47577元人民币。以云南省统计的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年龄(28.4岁)和中国人平均劳动年龄及每人每年创造的社会财富(1.5万元人民币)计算,一个人因感染HIV减少创造财富所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约47万元人民币。以此推算,目前全国因HIV感染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千亿元人民币。可见,艾滋病流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无法相比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康迈

    作者简介

    刘康迈 现任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党总支书记,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副研究员。先后参加了《中国艾滋病预防控制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国家艾滋病预防控制五年行动计划》的起草工作。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主持了“我国HIV传播主要危险人群的行为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国家计委项目)”等10余个项目和课题。发表过《关于我国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若干关系问题》等10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