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洗血”太悬了
前些时候,河南省一些医疗机构利用手工单采血浆技术的原理,
将患者自身血液经过离心、分浆并辅之以化学的方法,开展了各种各
样的“血液平衡去脂疗法”、“血浆去脂降黏治疗”、“血液抗栓稀
释治疗”项目。据河南省卫生厅医政执法监督人员和有关专家对4家
医疗单位调查,这些“疗法”的治疗过程大致是:每次采集病人血液
200~500毫升,经离心机离心后将血浆和血细胞分开,血细胞经“血
液平衡治疗仪”处理后还输给病人。即分离出的血浆经家用冰箱冷冻
24小时,然后放入自来水槽溶解,这时可看到血浆中有团絮状物,操
作人员将其误指为去脂产物,实际上这是血浆中析出的纤维蛋白。将
血浆加入“保密”药物再离心后,放入冰箱冷冻。第三日,在病人来
院前将血浆放在37℃水中溶解,再离心后回输给病人。去除物留在空
袋中,3次为一疗程。有的医院还给病人输入自己配制的“平衡液”。
宣传材料中称,该疗法的主要适应症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
黏滞血症。
有关执法监督人员和专家认为,这4家单位所用设备简陋、陈旧,
不符合血液分离要求,操作过程违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擅自将“
保密”药物加入血液中输注。操作过程中由于把血浆分离、冷冻、室
温融化、再冷冻、37℃溶解、再分离,会使血浆中不稳定的蛋白成分
特别是易变的凝血因子遭到破坏。另外,纤维蛋白元和纤维蛋白大量
析出,对病人是不利的,而执业者却误指为“去脂产物”,使病人受
到蒙骗。由于操作人员不懂血液基本知识,离心机转速不够,血浆中
残留红细胞过多,加上温度过高造成溶血,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增加,会加重病人肾脏负担。尤为严重的是,这些“疗法”国家尚无
明确的技术操作规程,再加上操作人员在操作中随意性大,多次分浆、
离心,未做到一人一针一剪,器材重复使用,易造成艾滋病、乙肝、
丙肝、梅毒等经血传播疾病交叉感染,危害使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曾繁玉 (2001.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