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中年男烟民吸烟致死
吸烟易招肿瘤心血管病
香港首个吸烟与死亡关系的调查结果异常骇人--三分一中年男士的死亡是吸烟所致﹔每两名烟民便有一人有机会因吸烟致死﹔中年男烟民的死亡率亦比不吸烟的高一倍。调查更说﹐若烟民死于中年﹐可能早死了二十二年。
负责这项调查的香港大学医学院社会医学系林大庆教授表示﹐这是香港首个显示吸烟与死亡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报告称﹐香港现时有三分一中年男性因吸烟致死﹐相信此资料可作为迈入吸烟高峰期的中国作参考。至二○五○年﹐中国内地烟民因吸烟致死的机会较现时增加三倍﹐每年将有三百万人因吸烟死亡﹔至二○五○年的五十年内﹐估计内地有一亿人因吸烟致死。
烟民死于中年或短寿22年
林大庆指出﹐根据报告﹐香港每两名烟民中﹐便有一人有机会吸烟致死﹔若烟民死于中年﹐可能是寿命短了二十二年﹐若死于老年﹐则可能早死八年。调查又显示﹐与不吸烟者相比﹐烟民的死亡风险﹐以及患上肿瘤﹑心血管症状的风险都较高。这次调查获得死亡登记处协助﹐以九八年死亡的男性为调查对象﹔而所谓「中年」的定义﹐是指三十五岁至六十九岁的男性。
25年后中国200万人吸烟死
相对男性﹐中年女性吸烟致死的比率仅为百分之五﹐较男性低得多﹔三千余名女性死者中﹐只有一百六十九人因吸烟致死。
林大庆说﹐调查指出﹐当年全港中年和老年约三万余名死者中﹐有五千七百多人因吸烟致死﹐占全港死亡人数四分之一。显示吸烟致死较其它致命因素包括谋杀﹑爱滋病等还要高﹐情况相当骇人。
他说﹐吸烟致死的恶果要等二三十年才见到。香港吸烟高峰期始于七十年代﹐当时的研究指出﹐约五个烟民中有一个因吸烟致死﹐较现时两个死一个为低。香港的情与美国很相似﹐美国吸烟的高峰期在五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有三成四中年男性的死亡与吸烟有关。
中国现时踏入吸烟高峰期﹐报告指吸烟致死的恶果要在二﹑三十年后才见到。估计至二○二五年﹐中国每年将有二百万人因吸烟致死。报告说﹐香港出现吸烟致死的恶果迟了美国二十年﹐但却比中国早了二十年。
中年吸烟减青年吸烟趋升
林大庆说﹐现时香港中年人士吸烟人数有下降趋势﹐但青年人吸烟却有上升趋势﹐情况比较复杂﹐较难预测二﹑三十年后情况。
卫署提供戒烟尼古丁贴
烟民下月到卫生署诊所求诊伤风咳时﹐将有护士医生向他们游说戒烟﹐那时烟民不妨试试卫生署预备的尼古丁贴及戒烟香口胶。
卫生署社会医学顾问麦国恒表示﹐为支持吸烟与健康委员会的反吸烟运动﹐卫生署将于今年九月在卫署辖下四间位于香港﹑九龙﹑新界东﹑新界西的门诊推行试验计划﹐鼓励来看门诊的病人戒烟。
每当有烟民到这四间诊所求诊﹐医生和护士便会向他们游说戒烟的好处。如病人有意戒烟﹐将会获派发四至八个星期分量的尼古丁贴及香口胶。
展望18区都设戒烟诊所
然而﹐麦国恒指出﹐戒烟要有意志力﹐不要心存倚赖。他表示﹐平均约有三至五成采用这些治疗的烟民能够成功戒烟。
麦国恒表示﹐卫署将于三个月后检讨试验计划的成效。署方展望将来港九新界十八区﹐每一个区内都有一间推行戒烟的门诊诊所。
患癌后戒掉40年烟瘾
「以前没想过『咁好彩』自己会因为食烟而患上肺癌。」五十三岁的范伙记说。伙记不是花名﹐而是真名。一向打渔维生的范伙记坦言自己文化水准低﹐一直没有留意政府忠告市民「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没想到自己最终被尼古丁所害。
「戒烟最困难的地方是吊瘾﹐以前每晚吃完饭都会『心思思』想抽根烟。」范伙记说。他从十多岁开始吸烟﹐一食便近四十年。数月前﹐他因为咳嗽得厉害到医院检查﹐赫然发觉已患上肺癌。现在范伙记已经成功戒烟﹐正在玛丽医院接受电疗。
戒烟成功﹐家人功不可没。范伙记表示﹐自己没有用尼古丁贴﹐或嚼香口胶﹐戒烟靠的是意志力。
「戒烟不辛苦。屋企人时常会陪我上茶楼﹐发觉很多人闻到烟味都掩嘴掩鼻。看到烟民这般神憎鬼厌﹐我都觉得不好意思。」范伙记说。
七十五岁的许先生﹐烟龄比范伙记更长。他也患上肺癌﹐正在玛丽医院治疗。从前在表铺任职经理的许先生﹐成为烟民已五十多年﹐最高记录每天抽烟三包。他称﹐一直知道吸烟危害健康﹐无奈却没法戒得掉。现时许先生亦已成功戒烟。
戒烟有支持
网上娱乐新闻报道,美国女演员玛利露意丝柏嘉爱上编织,何解﹖因为她要用织针代替香烟,决意戒掉这个维持多年的「嗜好」。
吸烟之害,大家也耳熟能详吧﹗香港大学最近在本地进行了一项有关死亡与吸烟的大型研究,发现香港有三分之一中年(35-69岁)男性的死亡是因吸烟而致的。这个研究结果或会驱使你戒烟。
戒烟难吗﹖无疑见仁见智。有数十年烟瘾的会计师,敌不过家人厌恶的目光,一下决心便戒掉了﹔又碰过一位编剧,戒烟大计一次又一次开展,一度略见成绩,奈何一投入工作,碰上大脑闭塞,便要堕进另一场迷雾中搜集灵感,最终打回原形。
瘾,不容易潇潇洒洒和它说再见。独力难支也适用于戒烟这回事上。烟民决意挥去烟支,走的其实不是孤身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