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肠癌为何易误诊

  肠道从十二指肠开始,迂回曲折,约长700~800厘米。其越近“
下游”,由于粪便成形及滞留,各种有害细菌、毒素及某些致癌物对
肠壁的毒害越大,癌症的发生率亦骤然攀升。其中直肠及乙状结肠癌
占全部肠癌的70%,而大肠癌又占人类癌症总发病率的第四位,足见
肠道是人体癌症的高发区。
  由于肠癌所处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悬殊颇大,早期屡有误诊,
有时甚至痛失手术治愈的良机。据统计,早期小肠癌(含肉瘤)的误
诊率高达79%~86.2%,直肠癌误诊率为61.1%~70.9%,大肠癌则
为40%。
  小肠癌(含肉瘤)发病率低于大肠癌,约占肠癌的2%,早期症
状较隐匿,易造成诊断上的困难。病人常以不规则腹部隐痛、轻度贫
血就诊于内科,常误诊为“肠寄生虫”、“肠系膜淋巴结炎”等。中、
后期小肠癌则发生周围浸润、粘连,疼痛程度加重且持续,并出现贫
血、腹块、大便隐血阳性或血便,甚至出现梗阻症状,此时疾病已近
晚期。
  小肠上段的十二指肠乳头部癌,由于较早期就影响胆汁的排泄而
出现阻塞性黄疸,且胃镜可直接窥视,故可较早确诊。
  回盲部癌早期病人多以右下腹隐痛为主要症状,肿块常不易触及,
有时可误诊为“慢性阑尾炎”。
  升结肠及右半横结肠癌由于在该部位肠内大便多呈糊状并未成形,
故对癌灶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不太明显,也不易出现梗阻。病变较早
期病人常以贫血、虚弱为主要症状就医,易被诊为“贫血待查”。
  左半横结肠及降结肠癌该部位由于粪便逐渐成形、肠道弯度较大,
故癌灶多为横向浸润而导致肠管狭窄,肠道梗阻的症状比右半结肠要
明显和多见。病人常以排便困难、慢性便秘、轻度腹阵痛、胀感、便
秘与腹泻相交替为主要症状就医,常误诊为“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粪性梗阻”等。
  乙状结肠及直肠癌由于位置较低,大便已成形,故对病灶的机械
刺激及损伤较大,癌灶表面易伴发炎症溃烂出血。病人常以黏液血便、
大便次数较频为主要症状就医。病灶部位若位于乙状结肠,多数病人
可于左下腹触及肿块,肛门指诊约80%~90%的病人能触及病灶。每
一病例均应做肠镜检查,不仅可做活检,还可发现肛门指诊所不能及
的高位病变。该段肠癌虽然症状如此显现,但早期误诊率仍居高不下,
多有“菌痢、阿米巴痢疾、痔疮”等误诊。

 孙锦坤  (2001.08.09)